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乐器改革看中国民族器乐的“新传统”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对象 | 第7-9页 |
·关于“新”与“旧” | 第7-8页 |
·新型民族管弦乐队与乐器改革 | 第8-9页 |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2 乐器改革的历史与经验 | 第12-15页 |
·我国民族乐器改革有着悠久的历史 | 第12-13页 |
·西洋乐器改革的历史与经验 | 第13-15页 |
3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的乐器改革之背景 | 第15-19页 |
·20 世纪上半叶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及乐器改革 | 第15-17页 |
·建国以后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4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的乐器改革实践 | 第19-34页 |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民族乐器改革 | 第19-21页 |
·拉弦乐器组 | 第20页 |
·吹管乐器组 | 第20页 |
·弹拨乐器组 | 第20页 |
·打击乐器组 | 第20-21页 |
·前卫民族乐团的民族乐器改革 | 第21-28页 |
·前卫民族乐团乐器改革的概况 | 第21-24页 |
·倪志珊的重大贡献 | 第24页 |
·张式业与前卫民族乐器改革、与大筒 | 第24-26页 |
·胡天泉与笙改革 | 第26-27页 |
·王惠然与柳琴 | 第27-28页 |
·香港中乐团的乐器改革 | 第28-31页 |
·阮仕春其人 | 第29页 |
·阮氏的双共鸣箱柳琴 | 第29-30页 |
·阮氏的阮咸 | 第30-31页 |
·系列环保胡琴 | 第31页 |
·乐改大潮中的少数民族乐器改革 | 第31-34页 |
·蒙古族潮尔的改革 | 第32页 |
·哈萨克族的库布孜与哈萨克民族乐队 | 第32页 |
·贵州芦笙改革 | 第32-34页 |
5 关于民族乐器改革的几点思考 | 第34-40页 |
·民族乐器改革要兼收并蓄 | 第34-35页 |
·民族乐器改革要考虑改革乐器的演奏习惯问题 | 第35-36页 |
·民族乐器改革要与作品创作紧密结合 | 第36页 |
·民族乐器改革与民乐之韵味儿 | 第36-37页 |
·民族管弦乐队中低音弦乐器的选择和改革 | 第37-38页 |
·民族乐器改革的开展需要体制的支持 | 第38-39页 |
·民族器乐要追求器乐组合形式的多样化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