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论文研究的组织结构 | 第15-18页 |
第2章 OTN和PTN技术 | 第18-30页 |
·OTN技术 | 第18-24页 |
·OTN的网络结构 | 第18-21页 |
·OTN技术特点 | 第21-22页 |
·OTN的保护方式 | 第22-24页 |
·OTN的发展 | 第24页 |
·PTN技术 | 第24-28页 |
·PTN的分层模型 | 第25页 |
·PTN的技术特点 | 第25-26页 |
·PTN的保护方式 | 第26-28页 |
·PTN的发展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网络现状及需求 | 第30-38页 |
·城域传输网网络现状 | 第30-32页 |
·城区传输网网络现状 | 第30页 |
·郊区传输网网络现状 | 第30-31页 |
·3G组网结构 | 第31-32页 |
·城域传输网现状分析 | 第32页 |
·城域传输网面临的挑战 | 第32-33页 |
·OTN网络结构现状 | 第33-34页 |
·各业务网对城域传输网的需求 | 第34-35页 |
·TD新增站点需求 | 第35页 |
·TD基站的IP化改造 | 第35页 |
·TD Node-B带宽需求 | 第35页 |
·OLT收敛后上行带宽需求 | 第35页 |
·对其他专业的需求 | 第35-36页 |
·对电源专业的需求 | 第35-36页 |
·对光缆线路专业需求 | 第36页 |
·对局房专业需求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组网模型及建设原则 | 第38-58页 |
·用户类型分析 | 第38页 |
·OTN和PTN在网络中的定位 | 第38-39页 |
·技术比较 | 第38-39页 |
·网络比较 | 第39页 |
·PTN引入的组网模式 | 第39-43页 |
·混合组网模式(SDH/MSTP→SDH/MSTP+PTN→PTN) | 第40-41页 |
·独立组网模式(SDH/MSTP VS PTN) | 第41-42页 |
·联合组网模式(PTN+OTN) | 第42-43页 |
·网络融合演进模型 | 第43-46页 |
·网络融合演进模型-初期 | 第43-44页 |
·网络融合演进模型-中期 | 第44-45页 |
·网络融合演进模型-远期 | 第45-46页 |
·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46-47页 |
·双平面双厂家组网模式 | 第46页 |
·OTN是否下沉至汇聚层 | 第46-47页 |
·业务开放模式 | 第47-52页 |
·基站业务开放模式一 | 第47-49页 |
·基站业务开放模式二 | 第49-50页 |
·其他业务开放模式 | 第50-52页 |
·PTN和OTN网络建设总体框架及组网原则 | 第52-57页 |
·PTN网络组网原则 | 第53-55页 |
·接入汇聚层节点数量及带宽说明 | 第55页 |
·OTN网络组网原则 | 第55-56页 |
·城域OTN网络建设框架 | 第56页 |
·核心层OTN组网框架及波道开放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PTN规划方案 | 第58-66页 |
·城区汇聚层方案 | 第58-61页 |
·汇聚节点的选择 | 第58页 |
·汇聚环规划方案 | 第58-59页 |
·骨干PTN设备端数 | 第59-60页 |
·PTN落地设备 | 第60-61页 |
·骨干点上联带宽计算 | 第61页 |
·郊区汇聚层方案 | 第61-63页 |
·PTN网时钟同步方案 | 第63-64页 |
·PTN建设规模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OTN规划方案 | 第66-78页 |
·OTN(PTN调度层部分)规划方案 | 第66-69页 |
·OTN层物理双平面分析 | 第67页 |
·OTN系统带宽选择 | 第67-68页 |
·设备配置(PTN调度层部分) | 第68-69页 |
·OTN(局间核心层部分)规划方案 | 第69-76页 |
·现有OTN网络 | 第69-74页 |
·新建OTN网络 | 第74-76页 |
·OTN建设规模汇总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7章 投资估算及工作计划安排 | 第78-82页 |
·投资估算 | 第78-80页 |
·PTN投资估算 | 第78-79页 |
·OTN投资估算 | 第79-80页 |
·工程进度安排 | 第80-82页 |
第8章 结论 | 第82-84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2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