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9-41页 |
·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1-34页 |
·中国整体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1-27页 |
·第二产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7-31页 |
·第三产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1-33页 |
·第一产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3-34页 |
·经济收敛与能源效率收敛 | 第34-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中国整体能源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 第41-61页 |
·中国能源效率的现状分析 | 第41-43页 |
·能源效率的分解:结构因素与效率因素? | 第43-52页 |
·纵向分解 | 第45-49页 |
·横向分解 | 第49-52页 |
·能源效率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关系的协整检验 | 第52-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4 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第二产业能源效率的收敛机制分析 | 第61-89页 |
·第二产业的能源效率分析 | 第62-68页 |
·时间演变 | 第62-66页 |
·区域差异 | 第66-68页 |
·第二产业的区域转移:从沿海到内陆 | 第68-78页 |
·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 第69-72页 |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 第72-73页 |
·产业转移下的经济收敛与能源效率收敛 | 第73-78页 |
·第二产业能源效率的收敛机制探索 | 第78-87页 |
·理论模型 | 第78-81页 |
·变量与数据说明 | 第81-83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83-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5 第三产业及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探索 | 第89-115页 |
·第三产业能源消耗和效率现状 | 第90-92页 |
·第三产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指数分解 | 第92-96页 |
·数据说明 | 第93页 |
·结果分析 | 第93-96页 |
·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指数分解 | 第96-105页 |
·数据测算:交通能耗数据 | 第96-98页 |
·数据测算:客货运周转量换算 | 第98-100页 |
·结果分析 | 第100-105页 |
·交通运输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计量模型 | 第105-110页 |
·VECM 方法 | 第105-106页 |
·实证结果 | 第106-110页 |
·交通能耗效率的情景预测分析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5页 |
6 第一产业能源效率波动与农业机械化的关系 | 第115-133页 |
·农村能源现状 | 第116-121页 |
·农村生活用能 | 第116-118页 |
·农业用能 | 第118-121页 |
·农业能源与农业机械化 | 第121-125页 |
·农业能源效率波动的影响因素:面板数据模型 | 第125-131页 |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第125-128页 |
·结果分析 | 第128-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3-135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3页 |
附录 | 第153页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53页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与学术活动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