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前后安庆城建的历史时空及其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8页 |
一、安庆城市历史及其职权设置 | 第18-42页 |
(一) 安庆城的区位及历史选择 | 第18-28页 |
1. 安庆今城的前城时代 | 第18-21页 |
2. 南宋以前城址的转移 | 第21-24页 |
3. "宜城"登上历史舞台 | 第24-28页 |
(二) 民国初年混乱的皖垣政局 | 第28-34页 |
1. 民国肇始频变的安徽政局 | 第28-30页 |
2. 倪嗣冲统治及影响下的安徽大势 | 第30-33页 |
3. 北洋政府治下的安庆 | 第33-34页 |
(三) 国民政府统治后的职权设置 | 第34-42页 |
1. 安徽省政府机关变动 | 第34-39页 |
2. 安庆市机关变动 | 第39-42页 |
二、1930年代前后安庆的城市建设 | 第42-88页 |
(一) 民国以前安庆的城市建设 | 第43-48页 |
(二) 1930年前后安庆的市政建设 | 第48-64页 |
1. 城市分区及扩展 | 第49-54页 |
2. 市内道路 | 第54-58页 |
3. 居住环境 | 第58-62页 |
4. 城市供水与消防 | 第62-64页 |
(三) 电气化建设 | 第64-74页 |
1. 电灯事业 | 第65-71页 |
2. 电话事业 | 第71-74页 |
(四) 对外交通 | 第74-88页 |
1. 汽车路建设 | 第75-82页 |
2. 汽车运输 | 第82-84页 |
3. 其他交通渠道 | 第84-88页 |
三、1930年代前后安庆城市建设的特征 | 第88-102页 |
(一) 安庆市政建设长期处于落后水平的原因 | 第88-91页 |
1. 以军事建城最终也以军事制约城市发展 | 第88-89页 |
2. 政治制约或政局变动阻滞安庆城市发展 | 第89页 |
3. 传统城市的地方建设原始积累程度低 | 第89-90页 |
4. 未把握设埠机遇设埠后又未及时实施 | 第90-91页 |
(二) 1930年代前后安庆城市建设的特点 | 第91-102页 |
1. 专门人才以西方科技介入建设 | 第91-95页 |
2. 捉襟于拮据财政而节俭办建设 | 第95-96页 |
3. 建设多强调政治服务再促民生 | 第96-97页 |
4. 同步发行建设刊物彰显新成就 | 第97-98页 |
5. 有所发展但与其他城市有差距 | 第98-100页 |
6. 改善公路交通未形成交通枢纽 | 第100页 |
7. 新兴成规模铁路建设严重缺失 | 第100-102页 |
余论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奖励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