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关于选题 | 第12-15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12-13页 |
·概念与定义 | 第13-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8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16页 |
·研究的目标及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页 |
·全纳教育理论的引进 | 第18页 |
·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 | 第18页 |
·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 第18页 |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9-20页 |
·我国特殊教育体系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2 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 第21-32页 |
·回顾: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21-29页 |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全纳教育下发达国家的特教新模式 | 第22-28页 |
·我国的特殊教育模式的现状 | 第28-29页 |
·反思: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性与现存问题 | 第29-30页 |
·特殊教育的特殊性 | 第29-30页 |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存在的问题 | 第30页 |
·展望:国内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新趋势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我国几所特殊教育学校的调研 | 第32-48页 |
·大连市盲聋学校调研(学校选址与总平面布局调研) | 第33-35页 |
·引言部分 | 第33页 |
·调研部分 | 第33-35页 |
·普兰店市特殊教育学校调查与研究(教学空间调研) | 第35-37页 |
·引言部分 | 第35页 |
·调研部分 | 第35-37页 |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调研(生活空间调研) | 第37-39页 |
·引言部分 | 第37页 |
·调研部分 | 第37-39页 |
·浙江特殊教育学校调查与研究(无障碍设施使用情况调研) | 第39-41页 |
·引言部分 | 第39页 |
·调研部分 | 第39-41页 |
·北京东城区特教学校调研 | 第41-43页 |
·引言部分 | 第41页 |
·调研部分 | 第41-43页 |
·广州盲聋人学校调研 | 第43-47页 |
·引言部分 | 第43页 |
·调研部分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人性化设计趋势 | 第48-96页 |
·涉及的相关理论 | 第48-50页 |
·全纳教育中的人性化部分 | 第48页 |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生理的特殊性 | 第48页 |
·涉及人性化的相关建筑理论 | 第48-50页 |
·特教学校的选址的新变化 | 第50-51页 |
·声环境的影响 | 第50页 |
·交通环境和用地条件的影响 | 第50-51页 |
·特教学校的总平面布局的新变化 | 第51-55页 |
·总平面布局的一般性原则 | 第52-53页 |
·人性化趋势下总平面布局分析总结 | 第53-55页 |
·人性化户外环境的营造 | 第55-57页 |
·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空间构成的新变化 | 第57-61页 |
·生活服务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第57-59页 |
·教学用房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第59-61页 |
·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空间组织新变化 | 第61-67页 |
·功能分区 | 第61-62页 |
·流线设计 | 第62-63页 |
·过渡空间 | 第63-64页 |
·交往空间 | 第64-67页 |
·教学空间设计的新变化 | 第67-86页 |
·普通教学空间 | 第67-74页 |
·专用教学空间 | 第74-78页 |
·公用教学空间 | 第78-81页 |
·生活及康复训练空间 | 第81-86页 |
·建筑的识别性 | 第86-88页 |
·特殊教育学校的无障碍设计 | 第88-95页 |
·无障碍设计概要 | 第88页 |
·物理环境 | 第88-91页 |
·移动环境 | 第91-93页 |
·卫生和体育设施 | 第93-94页 |
·无障碍设施的综合体系构建 | 第94-95页 |
·绿色生态概念的运用 | 第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5 职业化教育趋势 | 第96-101页 |
·相关理论 | 第96-97页 |
·回归社会是特教的主要目标之一 | 第96页 |
·职业教育的意义和内容 | 第96页 |
·职业教育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 第96-97页 |
·职业化教育趋势下,特殊教育学校的新变化 | 第97-100页 |
·功能分区的新变化 | 第97页 |
·职业教室的设计 | 第97-99页 |
·必要的辅助空间设计 | 第99-100页 |
·交流空间的设计 | 第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6 平等化趋势 | 第101-107页 |
·整体化校园是平等化趋势的必然 | 第101-104页 |
·全纳教育要求平等教育 | 第101-102页 |
·国外的平等性经验 | 第102-103页 |
·探讨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公平性——整体化校园 | 第103-104页 |
·平等教育关键是社会的平等的观念 | 第104页 |
·分区精细化是整体化的必然要求 | 第104-105页 |
·公平性在单体中的体现 | 第105-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7 走向全纳型一体化的特殊教育学校 | 第107-113页 |
·概念的提出及产生背景 | 第107-108页 |
·概念的提出 | 第107页 |
·产生的背景 | 第107-108页 |
·新模式在选址上的重新定位 | 第108页 |
·新模式在总平布局的改变 | 第108-109页 |
·建筑单体及环境设计原则及设计细则 | 第109-113页 |
·工程概况 | 第110-111页 |
·学校的选址 | 第111页 |
·新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 | 第111-112页 |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第112-113页 |
结论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附录A 特殊教育学校调研表(一) | 第116-117页 |
附录B 特殊教育学校调研表(二) | 第117-118页 |
附录C 特殊教育学校调研表(三) | 第118-119页 |
附录D 普兰店特教中心功能面积设置 | 第119-12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