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10页 |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学者对国债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学者对我国国债风险的研究和评估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及结构框架 | 第13-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国债理论及其风险的综述 | 第15-20页 |
·国债的含义及发行历史 | 第15-17页 |
·国债的含义 | 第15页 |
·我国国债发行的历史阶段及现状 | 第15-17页 |
·风险与国债风险的含义 | 第17-20页 |
·风险的含义 | 第17-18页 |
·国债风险含义及多重表现 | 第18-20页 |
3 国债风险的实证研究 | 第20-46页 |
·国债数量风险分析 | 第20-35页 |
·国债数量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20-21页 |
·衡量国债规模指标 | 第21-27页 |
·灰主成分模型的建立 | 第27-30页 |
·国债数量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30-35页 |
·国债金融风险评估 | 第35-41页 |
·国债金融风险的含义及成因 | 第35-37页 |
·国债金融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37-41页 |
·国债的使用风险评估 | 第41-46页 |
·国债使用风险的含义 | 第41-42页 |
·国债的使用方向 | 第42-43页 |
·我国国债资金的投向和使用 | 第43-44页 |
·改善我国国债资金使用效率的措施 | 第44-46页 |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政策建议 | 第47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