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论文--数学勘探论文

岔路口钼矿资源数字化评价技术与边界品位确定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资源储量估算技术研究现状第11-14页
     ·资源储量分类研究现状第14-15页
     ·最佳边界品位的确定研究现状第15-16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本章小节第18-19页
第二章 矿区概况与空间地质数据建模研究第19-35页
   ·地理位置第19页
   ·矿区地质第19-21页
     ·地层第19页
     ·区域构造第19-20页
     ·岩浆岩第20页
     ·围岩蚀变第20页
     ·矿体特征及成因第20-21页
   ·矿床勘探第21-24页
     ·勘探工作概述第21-23页
     ·勘探成果第23-24页
   ·地质数据可视化建模第24-30页
     ·钻孔的空间轨迹第24-26页
     ·钻孔的属性显示第26-27页
     ·岔路口钻孔数据库的建立第27-30页
   ·组合样品的基础统计分析第30-34页
     ·样品组合第30-31页
     ·样品的统计分析第31-33页
     ·数据变换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矿床资源量估算技术研究第35-56页
   ·区域化变量与变异函数理论第35-46页
     ·区域化变量第35-36页
     ·地质统计学假设第36-37页
     ·变异函数第37-41页
     ·样品的空间变异性分析第41-46页
   ·地质统计学插值方法第46-50页
     ·地质统计学概述第46-47页
     ·普通克立格第47-48页
     ·指示克里格第48-50页
   ·矿床品位模型的建立第50-55页
     ·矿化区域的圈定第50-51页
     ·空块模型的建立第51页
     ·块段模型品位插值第51-53页
     ·资源量统计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资源储量的地质统计学分类方法研究第56-71页
   ·固体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第56-61页
     ·概述第56页
     ·联合国分类框架第56-57页
     ·我国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第57-59页
     ·分类标准解读第59-61页
   ·关键问题探讨第61-66页
     ·克里格方差与地质可靠程度第61-62页
     ·变异函数与工程间距第62-63页
     ·搜索椭球体与工程控制程度第63-66页
   ·新的资源储量分类方法研究第66-70页
     ·地质可靠程度第66-68页
     ·可行性与经济评价第68页
     ·资源储量自动分类流程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开采区域边界品位的确定第71-95页
   ·概述第71页
   ·边界品位的确定方法第71-76页
     ·盈亏平衡法第72-73页
     ·最大现值法第73-75页
     ·方案比较法第75-76页
   ·岔路口地质资源条件第76-78页
     ·项目开采区域第76页
     ·不同边界品位下矿量统计第76-78页
   ·生产技术参数第78-82页
     ·采矿技术参数第78-79页
     ·选矿技术参数第79-80页
     ·矿山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第80-82页
   ·投资、成本与价格第82-86页
     ·项目投资第82页
     ·成本与费用第82-85页
     ·产品价格第85-86页
   ·技术经济计算第86-91页
     ·项目建设方案第86-87页
     ·经济效果指标第87-88页
     ·投资回收期第88-89页
     ·净现值第89-90页
     ·内部收益率第90-91页
   ·综合分析确定最佳边界品位第91-93页
   ·盈亏平衡、最大现值法确定最佳边界品位第93-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论文结论第95页
   ·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果铝厂三期排泥库岩溶发育规律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下一篇:基于洪涝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公路安全等级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