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HMA级配离析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32页
   ·研究背景第10-14页
     ·路面早期损坏与HMA离析第10-11页
     ·级配离析形成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第11-14页
   ·研究动态第14-29页
     ·公路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4-18页
     ·其它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8-24页
     ·离析的类型第24-26页
     ·颗粒的自组织临界性第26-29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9-32页
     ·研究内容第29-30页
     ·技术路线第30-32页
2 散粒体离析的试验与模拟技术第32-58页
   ·概述第32页
   ·模拟散粒体离析的试验方法第32-39页
     ·滑板法第33-35页
     ·料堆法第35-37页
     ·离析的评定指标第37-39页
   ·两种试验方法的对比第39-49页
     ·机理对比第39-45页
     ·试验结果对比第45-49页
   ·离散元模拟技术第49-56页
     ·离散元概述第49-50页
     ·离散元机理第50-52页
     ·离析模拟结果分析第52-56页
   ·小结第56-58页
3 集料离析特性第58-79页
   ·概述第58页
   ·单粒级的离析特征第58-64页
     ·单粒级滑动的统计特征第58-60页
     ·单粒级分布特征第60-64页
   ·多粒级的相互干扰特征第64-74页
     ·各粒级对单一粒级的干扰第64-70页
     ·多粒级的相互干扰第70-74页
   ·级配类型对离析的影响分析第74-77页
     ·常用级配类型的离析因素分析第74页
     ·粒级分布的影响第74-77页
   ·小结第77-79页
4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特性第79-109页
   ·概述第79页
   ·粘性的影响第79-88页
     ·级配变异指标的建立第80-81页
     ·温度与沥青用量的影响第81-83页
     ·粘性对离析分布的影响第83-85页
     ·集料与HMA离析特性的比较研究第85-88页
   ·使用性能的变异第88-94页
     ·使用性能的测定第89-92页
     ·使用性能的变异第92-94页
   ·粒级分布对HMA离析的影响第94-97页
     ·粒级分布对HMA离析的影响第94-95页
     ·常用级配的离析特性第95-97页
   ·建立三层次级配离析评价体系的探讨第97-99页
     ·三层次评级体系初步框架第98页
     ·三层次评级体系初步结论第98-99页
   ·HMA粒级分布理论分析的探讨第99-107页
     ·颗粒粒径与内摩擦角的关系第99-103页
     ·料堆边界的量化表示第103-105页
     ·离析指标的提出第105-107页
   ·小结第107-109页
5 工程验证与应用第109-137页
   ·工程验证第109-121页
     ·试验路概况第109-116页
     ·经验法沥青路面离析的评价(NCAT法)第116-118页
     ·沥青路面离析的评价(均方差法)第118-121页
   ·使用经验的验证第121-125页
     ·SAC设计级配的调整第121-123页
     ·沈山车辙与水损害相统一路段的分析第123-125页
   ·HMA离析与沥青混合料的细观分析第125-131页
     ·孔洞与松动效应第125-128页
     ·孔洞与附壁效应第128-129页
     ·粘结力与级配的间断第129-131页
     ·离析与粒级分布第131页
   ·设计抗离析的HMA第131-135页
     ·NAPA有关抗离析级配的论述第132-133页
     ·深层次的原因第133页
     ·NAPA有关抗级配离析论述的局限性第133-135页
     ·抗离析HMA基本原则第135页
   ·小结第135-13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37-140页
   ·本文结论第137-138页
   ·展望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6页
创新点摘要第146-14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47-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础设施投入对出口贸易技术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金融发展与FDI流入关系研究--基于我国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