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图表清单 | 第8-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目次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水稻株高QTL的研究 | 第12-17页 |
·水稻株高QTL的基因组分布和效应变异 | 第13-14页 |
·水稻株高QTL的精细定位与克隆 | 第14-17页 |
·水稻抽穗期QTL的研究 | 第17-23页 |
·水稻抽穗期QTL的精细定位 | 第17-19页 |
·水稻抽穗期QTL的克隆 | 第19-23页 |
·产量相关性状QTL的克隆 | 第23-27页 |
·水稻每穗实粒数QTL | 第23-24页 |
·水稻粒型相关QTL | 第24-25页 |
·水稻株型相关QTL | 第25-27页 |
·本研究的提出 | 第27-30页 |
2 籼稻不同定位群体的抽穗期和株高QTL比较研究 | 第30-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水稻材料 | 第31页 |
·田间试验 | 第31页 |
·遗传图谱 | 第31-32页 |
·QTL定位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表型变异 | 第32-33页 |
·抽穗期的QTL定位 | 第33-35页 |
·株高的QTL定位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42页 |
3 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株高QTL qPH6.2的精细定位 | 第42-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9页 |
·水稻材料 | 第43-45页 |
·田间试验和性状考察 | 第45-46页 |
·DNA提取 | 第46页 |
·DNA标记检测 | 第46-49页 |
·数据分析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利用高代回交自交群体对qPH6.2的精细定位 | 第49-50页 |
·利用高代回交自交群体分析qPH6.2对抽穗期的作用 | 第50-55页 |
·利用NIL验证qPH6.2对株高和抽穗期的效应 | 第55页 |
·利用NIL分析qPH6.2对单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作用 | 第55-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