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4页 |
·保护性耕作的定义与耕作原理 | 第16-17页 |
·保护性耕作的定义 | 第16页 |
·保护性耕作的耕作原理 | 第16-17页 |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与发展 | 第17-23页 |
·保护性耕作的起源 | 第17-18页 |
·国外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8-21页 |
·国内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21-23页 |
·免耕播种机发展概况 | 第23-28页 |
·国外免耕播种机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国内免耕播种机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垄作免耕技术模式与机具研究进展 | 第28-31页 |
·垄作免耕技术模式 | 第28-29页 |
·垄作免耕播种机 | 第29-31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31-32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滚动圆盘破茬刀工作过程分析 | 第34-50页 |
·破茬刀作业条件 | 第34页 |
·滚动圆盘破茬刀直径的确定 | 第34-35页 |
·滚动圆盘破茬刀刀刃工作弧长分析 | 第35-40页 |
·影响破茬刀切茬时间的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破茬刀工作过程滑切角变化分析 | 第41-43页 |
·破茬刀工作过程速度分析 | 第43-44页 |
·破茬刀工作过程加速度分析 | 第44-45页 |
·圆盘破茬刀工作过程受力分析 | 第45-48页 |
·破茬刀受力模型 | 第45-47页 |
·结果讨论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免耕播种机工作部件运动稳定性研究 | 第50-6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0页 |
·工作部件侧向运动稳定性研究 | 第50-53页 |
·工作部件侧位移 | 第51-52页 |
·工作部件侧移速度 | 第52-53页 |
·开沟深度稳定性研究 | 第53-58页 |
·安装拉力弹簧的免耕播种机单体受力模型 | 第53-55页 |
·免耕播种机开沟深度稳定性模型 | 第55-58页 |
·模型对免耕播种机设计的意义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滚动圆盘破茬刀田间工作性能试验 | 第60-72页 |
·破茬装置比较 | 第60页 |
·试验目的 | 第60-61页 |
·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 第61-65页 |
·试验条件 | 第61页 |
·试验设备 | 第61-63页 |
·传感器标定 | 第63-64页 |
·试验方法 | 第64-65页 |
·试验因素及水平 | 第65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71页 |
·破茬质量试验 | 第65-66页 |
·牵引阻力试验 | 第66-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免耕破茬部件参数化设计系统研究 | 第72-96页 |
·基于 Pro/Toolkit 的三维参数化设计基本原理 | 第72-73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73页 |
·系统总体结构和特点 | 第73-74页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73-74页 |
·系统特点 | 第74页 |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 | 第74-79页 |
·系统运行模式选择 | 第74-75页 |
·系统开发环境设置 | 第75页 |
·系统菜单开发技术 | 第75-77页 |
·基于 MFC 的对话框设计 | 第77-79页 |
·基于零件三维模型样板的参数化设计实现过程 | 第79-85页 |
·零件三维模型样板的创建 | 第79-82页 |
·参数化驱动程序设计 | 第82-85页 |
·基于 Pro/Toolkit 与 Access 的标准件库设计 | 第85-90页 |
·标准件关键参数确定 | 第85页 |
·标准件信息数据库构建 | 第85-86页 |
·基于 ODBC 的 Pro/Tookit 与数据库接口设计 | 第86-90页 |
·实例推理技术在参数化设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第90-95页 |
·基于实例的推理 | 第90页 |
·实例表达 | 第90-91页 |
·实例检索策略 | 第91-93页 |
·实例修改策略 | 第93-94页 |
·应用举例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免耕破茬部件虚拟自动装配技术研究 | 第96-114页 |
·自动装配原理 | 第96-98页 |
·自动装配的定义 | 第96页 |
·装配体层次模型及其在 Pro/E 中的标识 | 第96-97页 |
·装配元件的位姿变换 | 第97-98页 |
·基于坐标系约束的自动装配思想及实现 | 第98-105页 |
·坐标系约束的概念 | 第98-99页 |
·约束坐标系的建立 | 第99-100页 |
·自动装配步骤 | 第100-102页 |
·自动装配程序代码 | 第102-104页 |
·程序运行实例 | 第104-105页 |
·虚拟批量自动装配技术研究 | 第105-112页 |
·装配体约束坐标系位于同一元件 | 第105-110页 |
·装配体约束坐标系位于多个相同元件 | 第110-112页 |
·程序运行结果 | 第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七章 免耕播种机仿形机构虚拟样机设计 | 第114-123页 |
·机械系统虚拟样机技术 | 第114-115页 |
·仿形机构虚拟样机建模 | 第115-116页 |
·检验样机模型 | 第116-117页 |
·仿形机构运动仿真 | 第117-118页 |
·仿形轮压力仿真 | 第118-120页 |
·弹簧刚度对仿形轮压力的影响 | 第118页 |
·弹簧预拉力对仿形轮压力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播种机单体质量对仿形轮压力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仿形机构参数优化分析 | 第120-122页 |
·创建设计变量 | 第120页 |
·定义目标函数 | 第120-121页 |
·创建设计约束 | 第121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121-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23-127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23-125页 |
·创新点 | 第125页 |
·存在问题与建议 | 第125-127页 |
·存在问题 | 第125-126页 |
·建议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5-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