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农民工问题概述 | 第13-16页 |
(一) 农民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农民工的概念 | 第14页 |
(三) 农民工的形成原因 | 第14-15页 |
(四) 农民工群体的特点 | 第15-16页 |
二、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及模式分析 | 第16-20页 |
(一) 工伤保险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 工伤保险的特点 | 第17-18页 |
(三) 农民工工伤保险模式 | 第18页 |
(四) 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三、农民工工伤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24页 |
(一) 参保率低,企业走形式化 | 第21-22页 |
(二) 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 第22-23页 |
(三) 农民工工伤维权困难重重 | 第23页 |
(四) 工伤后治疗和康复的费用难以落实 | 第23-24页 |
(五) 惩罚力度不够 | 第24页 |
四、国外的工伤保险实践及其对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启示 | 第24-27页 |
(一) 日本的工伤保险特点 | 第24-25页 |
(二) 德国的工伤保险特点 | 第25-26页 |
(三) 日本、德国工伤保险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7页 |
五、建立并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构想 | 第27-32页 |
(一) 建立专门的农民工工伤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 第27页 |
(二) 健全农民工工伤预防和康复机制 | 第27-29页 |
(三) 建立专门的基金,为农民工先治疗后诉讼 | 第29页 |
(四) 简化农民工工伤保险救济方面的程序规定 | 第29-30页 |
(五) 调整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基数及待遇发放模式 | 第30-31页 |
(六) 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