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详细目录 | 第5-9页 |
表格目录 | 第9-10页 |
图表目录 | 第10-11页 |
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缩略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33页 |
·生物和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比较 | 第16页 |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第16-21页 |
·分子大小 | 第17页 |
·表面活性 | 第17-18页 |
·生化结构 | 第18-20页 |
(1) 糖脂(Glycolipids) | 第18页 |
(2) 含氨基酸类脂 | 第18-19页 |
(3) 磷脂 | 第19页 |
(4) 脂肪酸中性脂 | 第19页 |
(5) 生物聚合体 | 第19-20页 |
·产生菌种类 | 第20页 |
·碳源种类 | 第20-21页 |
·生物学功能 | 第21-22页 |
·应用 | 第22-27页 |
·M-SACs在工业上应用 | 第22-24页 |
·石油 | 第23页 |
(1) 石油储存罐的清洗 | 第23页 |
(2) 微生物法提高石油采收率 | 第23页 |
·采矿 | 第23-24页 |
·食品 | 第24页 |
·化妆品与卫生保健 | 第24页 |
·M-SACs在农业上的应用 | 第24-25页 |
·M-SAC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M-SACs在医药上的应用 | 第26-27页 |
·抗微生物活性 | 第26页 |
·防黏附剂 | 第26页 |
·抗凝剂 | 第26-27页 |
·信号转导 | 第27页 |
·M-SAC在生物催化与处理上的应用 | 第27页 |
·SACs的研究及应用历史 | 第27-28页 |
·SACs的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关于SACs的研究热点 | 第29-30页 |
·降低BS生产成本 | 第29-30页 |
·研究BS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30页 |
·BS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 第30页 |
·本课题感兴趣的方向 | 第30-33页 |
第二章 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产生菌的筛选 | 第33-45页 |
·前言 | 第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样品采集 | 第33-34页 |
·血平板筛选法 | 第34页 |
·排油圈筛选法 | 第34-35页 |
·排油圈法 | 第35页 |
·液滴塌陷法 | 第35页 |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35-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5页 |
·血平板法筛选SACs产生菌 | 第36-39页 |
·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39-41页 |
·排油圈筛选法的建立 | 第41-43页 |
·排油圈法筛选SACs产生菌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SACs产生菌的鉴定 | 第45-61页 |
·前言 | 第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9页 |
·细菌培养物的准备 | 第45-46页 |
·芽孢染色 | 第46页 |
·革兰氏(Gram)染色 | 第46页 |
·DNA提取(Lysozyme-CTAB法) | 第46-47页 |
·rep-PCR检测 | 第47页 |
·16 S rRNA序列测定 | 第47-49页 |
·S rDNA-PCR | 第47-48页 |
2.PCR产物加A尾 | 第48页 |
3.产物载体连接 | 第48页 |
4.转化 | 第48页 |
5.连接转化验证 | 第48-49页 |
6.测序分析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61页 |
·形态观察 | 第49页 |
·芽孢染色 | 第49-51页 |
·革兰氏染色 | 第51页 |
·rep-PCR | 第51-54页 |
·16 S rRNA序列分析 | 第54-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各菌株产SACs的表面活性研究 | 第61-69页 |
·前言 | 第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发酵液的准备与处理 | 第61-62页 |
·测定排油圈 | 第62页 |
·表面张力测定 | 第62页 |
·乳化指数测定 | 第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9页 |
·排油圈测定 | 第63-64页 |
·表面张力测定 | 第64-65页 |
·乳化指数测定 | 第65-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SACs的初步鉴定与活性研究 | 第69-77页 |
·前言 | 第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2页 |
·甲基兰-氯仿实验 | 第69-70页 |
·溴酚蓝实验 | 第70页 |
·srfA/licA PCR扩增 | 第70页 |
·粗SACs的制备 | 第70页 |
·TLC定性分析 | 第70-71页 |
·CMC测定 | 第71页 |
·BS的温度处理 | 第71页 |
·BS不同盐浓度处理 | 第71-7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2-77页 |
·SACs定性研究 | 第72-74页 |
·温度对粗发酵液表面活性的影响 | 第74-76页 |
·盐浓度对粗发酵液表面活性的影响 | 第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菌株Bacillus sp.SACs11产BS11的初步提取纯化 | 第77-85页 |
·前言 | 第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7-78页 |
·制备薄层层析法 | 第77-78页 |
·紫外吸收光谱扫描 | 第78页 |
·硅胶柱层析 | 第7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8-85页 |
·制备薄层层析 | 第78-80页 |
·硅胶柱层析 | 第80-83页 |
·小结 | 第83-85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85-87页 |
附录 | 第87-95页 |
附录Ⅰ:菌株SAC2的16 S rRNA片段序列 | 第87-88页 |
附录Ⅱ:菌株SAC7的16 S rRNA片段序列 | 第88-89页 |
附录Ⅲ:菌株SAC8的16 S rRNA片段序列 | 第89-90页 |
附录Ⅳ:菌株SAC9的16 S rRNA片段序列 | 第90-91页 |
附录Ⅴ:菌株SAC11的16 S rRNA片段序列 | 第91-92页 |
附录Ⅵ:菌株SACs3的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 第92-93页 |
附录Ⅶ:各SACs产生菌发酵液表面张力 | 第93-94页 |
附录Ⅷ:各SACs产生菌发酵液对柴油的乳化指数(EV24)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