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引言 | 第10页 |
·漆酶的结构与性质 | 第10-20页 |
·漆酶的结构 | 第10-12页 |
·漆酶的性质 | 第12-13页 |
·漆酶的催化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 第13-16页 |
·漆酶对木质素的降解作用 | 第16-19页 |
·漆酶的活力测定 | 第19-20页 |
·真菌漆酶的生产 | 第20-23页 |
·菌种的筛选 | 第20-21页 |
·液体发酵产漆酶 | 第21-23页 |
·固态发酵产漆酶 | 第23页 |
·漆酶的应用 | 第23-29页 |
·造纸工业 | 第24页 |
·环境保护 | 第24-25页 |
·有机合成 | 第25页 |
·食品工业 | 第25-26页 |
·生物检测 | 第26-28页 |
·染料降解 | 第28页 |
·其他方面 | 第28-29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Coriolus versicolor液体发酵产漆酶 | 第30-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菌种 | 第30页 |
·原料 | 第30-31页 |
·培养基 | 第31页 |
·试剂 | 第31-32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见表2.1) | 第32-33页 |
·产酶试验 | 第33-34页 |
·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C/N对产酶的影响 | 第35-36页 |
·pH值对产酶的影响 | 第36-37页 |
·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 第37页 |
·发酵罐通气量对产酶的影响 | 第37-38页 |
·发酵罐搅拌速度对产酶的影响 | 第38-39页 |
·Coriolus versicolor在发酵罐中的产酶进程 | 第39-40页 |
·木质素沉淀物对Coriolus versicolor产漆酶的影响 | 第40-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Coriolus versicolor固态发酵产漆酶 | 第44-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菌种 | 第44页 |
·培养基 | 第44-45页 |
·培养条件 | 第45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见表3.1) | 第45-46页 |
·酶液的制备 | 第46页 |
·酶粉的制备 | 第46-47页 |
·酶液中漆酶活力测定 | 第47页 |
·固体酶曲中漆酶活力测定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碳源对Coriolus versicolor固态发酵产漆酶的影响 | 第47-48页 |
·玉米皮和麸皮的比例对产酶的影响 | 第48-49页 |
·培养基含水量对产酶的影响 | 第49-50页 |
·葡萄糖用量对产酶的影响 | 第50-51页 |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 | 第51页 |
·产酶进程 | 第51-52页 |
·硫酸铵饱和度对漆酶收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漆酶的储藏稳定性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利用漆酶脱色降解染料 | 第56-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试剂 | 第56-57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见表4.1) | 第57-58页 |
·漆酶的制备方法 | 第58页 |
·染料的脱色降解方法 | 第58-59页 |
·分析方法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70页 |
·温度对漆酶活力的影响 | 第59-60页 |
·漆酶的热稳定性 | 第60页 |
·pH值对漆酶酶活力的影响 | 第60-61页 |
·pH值对漆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漆酶对靛蓝的脱色降解 | 第62-66页 |
·漆酶对金橙Ⅱ的脱色降解 | 第66-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建议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论文发表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