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9页 |
1.1 有源集成天线的发展简史及其突出优点 | 第7-8页 |
1.2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8-9页 |
第二章 有源集成天线的振荡器基本理论 | 第9-15页 |
2.1 振荡条件 | 第9页 |
2.2 振荡条件的推导 | 第9-12页 |
2.3 振荡条件的S参数表达式 | 第12-13页 |
2.4 稳定性 | 第13-15页 |
第三章 有源集成天线的微带天线基本理论 | 第15-24页 |
3.1 微带线特性 | 第15-17页 |
3.2 传输线模型 | 第17-18页 |
3.3 空腔模型理论 | 第18-24页 |
3.3.1 内场 | 第18-20页 |
3.3.2 输入阻抗与品质因数 | 第20-24页 |
第四章 有源微带贴片天线的初步设计 | 第24-27页 |
第五章 有源微带贴片天线的FDTD模拟 | 第27-40页 |
5.1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方程 | 第27-31页 |
5.2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数值稳定性和数值色散特性 | 第31页 |
5.3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吸收边界 | 第31-33页 |
5.4 将有源器件Gunn二极管的集总电路模型编入FDTD算法中 | 第33-36页 |
5.5 数值结果 | 第36-40页 |
第六章 有源集成天线阵的相位动态理论及其功率合成 | 第40-59页 |
6.1 有源天线阵的相位动态理论 | 第40-48页 |
6.1.1 有源天线的振荡器模型 | 第40-43页 |
6.1.2 Adler方程 | 第43-44页 |
6.1.3 弱耦合有源天线阵列 | 第44-45页 |
6.1.4 最邻近耦合的直线有源天线阵 | 第45-47页 |
6.1.5 稳定性分析 | 第47-48页 |
6.2 有源集成天线阵的相位动态理论在功率合成中运用 | 第48-59页 |
6.2.1 形成边射阵相位关系的条件 | 第49-51页 |
6.2.2 在耦合角为零时的相位关系分析 | 第51-53页 |
6.2.3 频率分布 | 第53-56页 |
6.2.4 波束扫描 | 第56-59页 |
结束语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