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婚姻法论文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特定性与价值分析第9-17页
 第一节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内涵与特定性第9-11页
  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内涵第9-10页
  二、离婚损害赔偿的特定性第10-11页
 第二节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特定背景与立法例分析第11-13页
  一、国外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背景与发展第11-12页
  二、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背景与发展第12-13页
 第三节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特殊价值取向与功能第13-16页
  一、有利于国家法制建设的加强和法律体制的完善第13-14页
  二、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发展第14-15页
  三、有利于家庭和睦和保护个人利益第15页
  四、有利于弥补社会道德功能和现有刑法制度的不足第15-16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现行法构造分析第17-29页
 第一节 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关系基础第17-20页
  一、离婚损害赔偿中赔偿权利主体人身权的概述第17-18页
  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对赔偿权利主体人身权的保护第18-20页
 第二节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构成的特殊性第20-23页
  一、过错及其表现状态的特殊性第21-22页
  二、损害事实的表现形态第22页
  三、因果关系及其构成上的特殊规则第22-23页
 第三节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适用中的侵权形态第23-28页
  一、重婚第23-24页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第24-25页
  三、实施家庭暴力第25-26页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第26-28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法律适用中的问题第29-40页
 第一节 离婚损害赔偿适用的前提第29-30页
  一、离婚损害赔偿适用的基础性前提第29页
  二、离婚损害赔偿适用的特殊性前提条件第29-30页
 第二节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第30-33页
  一、主体限制第30-31页
  二、时间限制第31-32页
  三、受理法院限制第32-33页
  四、举证责任的承担第33页
 第三节 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责任形式第33-37页
  一、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第33-36页
  二、责任形式第36-37页
 第四节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抗辩与免责及第三者赔偿责任问题第37-39页
  一、责任抗辩与免责问题第37-38页
  二、第三者的赔偿责任问题第38-39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检讨第40-51页
 第一节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不足第40-43页
  一、对请求赔偿权利主体限制过严第40-41页
  二、赔偿义务主体范围过小第41-42页
  三、适用范围狭窄第42页
  四、对无过错方的举证责任要求过高第42-43页
 第二节 完善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初步设想第43-49页
  一、适当放宽请求赔偿权利主体的限制第43-45页
  二、适当扩大赔偿义务主体范围第45-46页
  三、适当扩大适用范围第46-48页
  四、适当降低无过错方的举证责任第48-49页
 第三节:本章小结第49-51页
结语第51-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研究
下一篇: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