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论 | 第10-18页 |
一、为什么研究依法执政? | 第10-14页 |
二、为什么以党与人大立法、司法、行政的关系切入? | 第14-16页 |
三、本研究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一章 依法执政概念及其在中国的提出 | 第18-49页 |
第一节 依法执政概念分析 | 第18-26页 |
一、执政 | 第18-19页 |
二、执政方式 | 第19-20页 |
三、依法执政 | 第20-26页 |
第二节 依法执政在中国的提出 | 第26-42页 |
一、依法执政的萌芽: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局部执政为背景 | 第27-30页 |
二、依法执政的进一步探索:以反右运动之前党的全面执政为背景 | 第30-36页 |
三、依法执政探索的停滞:以1957-1978期间党的全面执政为背景 | 第36-38页 |
四、依法执政的提出:以改革开放后党的全面执政为背景 | 第38-42页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第42-49页 |
一、依法执政提出的理论价值 | 第42-44页 |
二、依法执政的实践价值 | 第44-49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含义及要素结构 | 第49-66页 |
第一节 党的领导和党的执政 | 第49-50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含义 | 第50-52页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要素结构 | 第52-66页 |
一、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主体 | 第52-54页 |
二、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客体 | 第54页 |
三、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内容 | 第54-62页 |
四、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目标 | 第62-64页 |
五、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动力 | 第64-66页 |
第三章 依法执政:党与人大立法 | 第66-89页 |
第一节 党与人大立法关系溯源 | 第66-72页 |
一、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 第66-68页 |
二、党与人大立法关系的曲折发展 | 第68-72页 |
第二节 党与人大立法关系现状及问题 | 第72-79页 |
一、党与人大关系的总体框架 | 第72-74页 |
二、党与人大立法关系 | 第74-79页 |
第三节 依法执政条件下党与人大立法的关系 | 第79-89页 |
一、依法执政条件下党的政策和人大立法 | 第80-81页 |
二、依法执政与党领导立法 | 第81-83页 |
三、依法执政与人大立法权威 | 第83-89页 |
第四章 依法执政:党与司法 | 第89-124页 |
第一节 党与司法关系的历史演变 | 第89-99页 |
一、局部执政时期党与司法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 第89-91页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新中国党与司法关系的曲折发展 | 第91-97页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与司法关系的恢复与发展 | 第97-99页 |
第二节 党与司法关系现状及问题 | 第99-104页 |
一、党与司法关系的总体框架 | 第100-101页 |
二、党与司法关系的实践 | 第101-104页 |
第三节 依法执政条件下党与司法的关系 | 第104-124页 |
一、依法执政与司法的功能 | 第104-108页 |
二、依法执政与司法权威和司法独立 | 第108-114页 |
三、依法执政与司法责任 | 第114-124页 |
第五章 依法执政:党与行政 | 第124-137页 |
第一节 党与行政关系的历史及现状 | 第124-131页 |
一、党与行政关系的历史演变 | 第124-129页 |
二、党与行政关系现状及问题 | 第129-131页 |
第二节 西方执政党与行政关系的特点 | 第131-133页 |
一、政党通过依法竞选实现对行政权的主导和掌控 | 第131-132页 |
二、法治框架内执政党对行政影响的间接性 | 第132-133页 |
第三节 依法执政条件下党与行政的关系 | 第133-137页 |
一、党对行政主体影响的法治化 | 第133-134页 |
二、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 第134-137页 |
结语 | 第137-142页 |
一、本研究主要结论 | 第137-141页 |
二、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9页 |
后记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