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境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总体框架 | 第16-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经营风险分析 | 第18-29页 |
·信用与信用担保 | 第18-20页 |
·信用 | 第18-19页 |
·信用担保 | 第19-20页 |
·风险与风险管理 | 第20-22页 |
·风险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风险管理 | 第21-22页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经营风险分析 | 第22-25页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第25-29页 |
·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机制 | 第29-44页 |
·风险补偿机制 | 第29-33页 |
·财政补偿 | 第29-30页 |
·内部准备金制度 | 第30-31页 |
·制定合理的担保收费,与企业共享收益 | 第31-32页 |
·建立担保公司与银行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 | 第32-33页 |
·风险转移机制 | 第33-38页 |
·反担保措施 | 第33-35页 |
·再担保 | 第35-37页 |
·保险 | 第37-38页 |
·风险分散 | 第38页 |
·内部控制机制 | 第38-44页 |
·建立在保项目风险预警系统 | 第38-40页 |
·建立担保业务跟踪报告制度 | 第40-41页 |
·建立担保业务操作管理总经理负责制 | 第41页 |
·建立审、保、偿分离制度 | 第41-42页 |
·建立担保限额审批制度 | 第42-43页 |
·建立特殊项目集体审批制度 | 第43页 |
·建立离职审计制度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受保企业资信评估 | 第44-75页 |
·资信评估概述 | 第44-48页 |
·资信评估的一般概念 | 第44-45页 |
·资信评估的原则 | 第45页 |
·资信评估理论基础 | 第45-47页 |
·资信评估的级别设置 | 第47-48页 |
·资信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8-60页 |
·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 第48-49页 |
·穆迪和标准普尔资信评估指标体系 | 第49-51页 |
·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原因 | 第51-53页 |
·建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指标体系 | 第53-60页 |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取 | 第60-69页 |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定 | 第60-61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61-64页 |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 第64-69页 |
·评估方法选定、模型建构 | 第69-75页 |
·现有的方法、模型 | 第69-73页 |
·本文评价模型选定 | 第73页 |
·模糊评价方法一般步骤 | 第73-75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75-80页 |
·企业基本情况 | 第75-76页 |
·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76-78页 |
·企业资信等级的综合评价结果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