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第2章 弹性边际成本法概述 | 第15-25页 |
| ·弹性边际成本法的基本核算流程 | 第15-21页 |
| ·成本中心的设置和成本性态的划分 | 第15页 |
| ·各部门成本的预算阶段 | 第15-17页 |
| ·各部门实际成本的核算阶段 | 第17-19页 |
| ·盈利分析阶段 | 第19-21页 |
| ·弹性边际成本法的应用和发展历史 | 第21-25页 |
| ·弹性边际成本法的初期阶段 | 第21-22页 |
| ·弹性边际成本法与软件的结合 | 第22-23页 |
| ·弹性边际成本法在服务业的应用 | 第23页 |
| ·弹性边际成本法的现今应用状况 | 第23-25页 |
| 第3章 弹性边际成本法的理论分析 | 第25-40页 |
| ·微观层面的分析 | 第25-32页 |
| ·对成本中心进行细致划分 | 第25-26页 |
| ·双重费用率的应用 | 第26-27页 |
| ·预算用量与实际用量的选择应用 | 第27-28页 |
| ·弹性预算思想的引入 | 第28-29页 |
| ·边际贡献的功用 | 第29-31页 |
| ·技术层面特点的总结 | 第31-32页 |
| ·宏观层面的分析 | 第32-35页 |
| ·对内部管理的长期重视 | 第32-34页 |
| ·紧扣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 | 第34-35页 |
| ·弹性边际成本法的局限性 | 第35-37页 |
| ·产业结构和企业管理环境的再次变革 | 第35-36页 |
| ·弹性边际成本法的局限性 | 第36-37页 |
| ·弹性边际成本法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37-40页 |
| ·作业成本法思路的引进 | 第37-38页 |
| ·战略成本管理的配合应用 | 第38页 |
| ·标准制定时的员工参与和标杆选择 | 第38页 |
| ·成本管理体系的部分简化 | 第38-39页 |
| ·成本管理系统对财务管理的支持 | 第39-40页 |
| 第4章 我国企业运用弹性边际成本法的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 第40-55页 |
|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 第40-42页 |
|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取得的成功经验 | 第40页 |
|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 ·弹性边际成本法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42-44页 |
| ·经济与企业环境 | 第42-43页 |
| ·文化环境 | 第43页 |
| ·技术环境 | 第43-44页 |
| ·人才支持 | 第44页 |
| ·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 | 第44页 |
| ·运用弹性边际成本法思想改革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建议 | 第44-55页 |
| ·总体思路 | 第44-45页 |
| ·成本管理基础薄弱类企业的改革建议 | 第45-48页 |
| ·生产经营层次成本管理较好的企业的改革建议 | 第48-51页 |
| ·科研和教育方面的改革建议 | 第51-52页 |
| ·软件业和咨询业方面的改革建议 | 第52页 |
| ·国家政策方面的改革建议 | 第52-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1. 主要内容及贡献 | 第55页 |
| 2.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文献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