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民国以来广西专业村建设与边疆农村经济开发研究--以宾阳县高明瓷器村为释例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7页
 (一) 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第8页
 (二)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第8-10页
  1. 专业村的概念意涵第8-9页
  2. 高明村的典型性第9页
  3. 研究的方法第9-10页
 (三) 学术史研究回顾第10-17页
  1. 关于边疆开发史的学术回顾第10-13页
  2. 关于村落研究、广西农村经济史的学术回顾第13-15页
  3. 专业村研究学术回顾第15-17页
一、高明村的概况第17-20页
 (一) 地理自然环境第17-18页
 (二) 人文环境第18-20页
二、高明村的农业及其评价第20-32页
 (一) 农业人口和资源条件第20-23页
  1. 在村农业人口第20-21页
  2. 资源条件第21-23页
 (二) 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收益第23-31页
  1. 农业生产的制度和技术第23-27页
  2. 农业生产率第27-29页
  3. 农业劳动收益第29-31页
 (三) 评价第31-32页
  1. 高明村的农业生产主要在于满足生活消费的部分自给和减轻生活负担,起到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作用第31页
  2. 高明村的农业经济不发达,人地压力特别紧张,导致了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上,促进了瓷器行业的专业化发展第31-32页
三、高明村的瓷器业及其专业化的形成与发展第32-51页
 (一) 高明村瓷器业的起源第32-38页
 (二) 瓷器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概况及其社会经济效益第38-44页
  1. 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概况第38-40页
  2. 专业村瓷器业的社会经济效益第40-44页
 (三) 瓷器专业村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分析第44-51页
  1. 农民的模仿经济行为是专业村形成的前提第44-45页
  2. 市场发展的驱动是专业村形成与发展的首要原因第45-48页
  3. 技术的支持是专业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原因第48页
  4. 与本土文化相适应的组织制度是专业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第48-50页
  5. 内部分工是专业村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条件第50-51页
四、高明村瓷器业现代化转型的困境与未来展望第51-59页
 (一) 高明村现代化转型困境的表现及其成因第52-56页
  1. 经济组织无法提升,村庄利益缺乏有效整合第52-53页
  2. 窑租提高、原料和燃料缺失等导致制作成本过高第53-54页
  3. 市场格局变化,销路日益狭窄第54-55页
  4. 窑户生活负担繁重,资本积累难以形成第55-56页
 (二) 4条道路的未来展望第56-59页
  1. 打工之路第56-57页
  2. 移民城镇化之路第57页
  3. 转业之路第57-58页
  4. 引进工业技术之路第58-59页
五、高明村的经验教训对边疆地区和广西专业村建设的启示第59-66页
 (一) 从高明村的社会经济效益来看,发展广西专业村对边疆地区特色经济文化具有深层次的意义第61页
 (二) 从高明村发展的瓶颈问题来看,发展边疆地区和广西专业村离不开农村经济实体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第61-63页
 (三) 从高明村民间内部的力量来看,培育、发展边疆地区和广西的专业村需要政府积极的扶持和引导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调查、写作记事第69-76页
附录:高明村瓷业主要工序及其流程图第76-82页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第82-83页
后记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接灸促进腹部术后肠胃动力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模糊神经网络在股票价格短期预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