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 引言 | 第11-22页 |
| 一 选题背景 | 第11-15页 |
| (一)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二)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 第12-13页 |
| (三) 中等职业教育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 | 第13-15页 |
| 二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 (一) 选题目的 | 第15-16页 |
| (二) 选题意义 | 第16-17页 |
| 三 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一) 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 (二) 国内外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一) 文献法 | 第20-21页 |
| (二) 实践经验总结法 | 第21-22页 |
| 第一章 班主任专业化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第22-28页 |
| 一 专业与专业化的内涵 | 第22-23页 |
| (一) 专业的涵义 | 第22页 |
| (二) 专业化的涵义 | 第22-23页 |
| 二 教师专业化与班主任专业化的关系 | 第23-25页 |
| (一) 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与发展 | 第23-24页 |
| (二) 教师专业化与班主任专业化的关系 | 第24-25页 |
| 三 班主任专业化的特殊性 | 第25-28页 |
| (一) 班主任专业化的特点 | 第25页 |
| (二)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 | 第25-28页 |
|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概述 | 第28-37页 |
| 一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任务和特征 | 第28-29页 |
| (一)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任务 | 第28页 |
| (二)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特征 | 第28-29页 |
| 二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必要性 | 第29-33页 |
| (一)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 第29-30页 |
| (二)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 第30-31页 |
| (三) 中等职业学校中,班主任工作举足轻重 | 第31-32页 |
| (四) 班主任专业化影响着学生人格和个人素养的提高 | 第32-33页 |
| 三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任务和能力要求 | 第33-37页 |
| (一)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任务 | 第33-34页 |
| (二)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能力要求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目标和制约因素 | 第37-43页 |
| 一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目标 | 第37-39页 |
| (一) 真诚的信念与热情是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精神目标 | 第37页 |
| (二) 专一的情感与爱心,是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情感目标 | 第37页 |
| (三) 专业的知识与理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能力目标 | 第37-38页 |
| (四) 职责与责任是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责权目标 | 第38页 |
| (五) 开拓与创新是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创新目标 | 第38-39页 |
| 二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制约因素 | 第39-43页 |
| (一) 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认识不够 | 第39-40页 |
| (二)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不够 | 第40页 |
| (三) 没有统一的班主任专业化的标准 | 第40-41页 |
| (四)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弊端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实现策略与建议 | 第43-47页 |
| 一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需要国家政策及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 第43-44页 |
| (一) 准入制度 | 第43页 |
| (二) 评聘制度 | 第43-44页 |
| (三) 薪酬制度 | 第44页 |
| 二 大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工作 | 第44-45页 |
| (一) 培训目标 | 第45页 |
| (二) 培训内容 | 第45页 |
| 三 建立完整完善的班主任专业化评价体系 | 第45-46页 |
| (一) 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页 |
| (二) 评价运作机制 | 第46页 |
| 四 以试点学校带动整体实施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