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青蒿素提取分离工艺及黑龙江省资源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21页 |
·概述 | 第7页 |
·青蒿素理化性质及药用价值简介 | 第7-11页 |
·青蒿素的分子结构 | 第7-8页 |
·青蒿素的物理性质 | 第8页 |
·青蒿素的化学性质 | 第8-10页 |
·青蒿素的药用价值 | 第10-11页 |
·中药提取方法简介 | 第11-14页 |
·传统提取方法 | 第11页 |
·提取新技术 | 第11-14页 |
·青蒿素的来源 | 第14-16页 |
·青蒿素的提取方法 | 第16-17页 |
·有机溶剂浸提法 | 第16页 |
·微波萃取法 | 第16-17页 |
·CO_2超临界萃取法 | 第17页 |
·青蒿素的分析测定方法 | 第17-19页 |
·定性分析 | 第17-18页 |
·定量方法 | 第18-19页 |
·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建立并验证HPLC法对青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青蒿素提取工艺的考察 | 第19页 |
·黑龙江黄花蒿野生资源考察 | 第19-20页 |
·黑龙江地区引种黄花蒿考察 | 第20-21页 |
2 青蒿素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1-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实验原料来源 | 第22页 |
·青蒿素的检测 | 第22-28页 |
·青蒿素定性检测 | 第22-24页 |
·青蒿素的定量检测 | 第24-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黄花蒿中青蒿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30-37页 |
·超声恒温振荡法与传统提取方法对比研究 | 第30-31页 |
·超声恒温振荡法 | 第30页 |
·索氏提取器提取法 | 第30页 |
·恒温回流提取法 | 第30页 |
·提取方法初定 | 第30-31页 |
·提取溶剂的筛选 | 第31-32页 |
·对提取时间的考察 | 第32-33页 |
·恒温振荡法提取工艺单因素考察 | 第33-34页 |
·振荡频率 | 第33页 |
·活性炭加入量的考察 | 第33-34页 |
·同体积提取溶剂单次提取与分次提取的对比考察 | 第34页 |
·青蒿素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黑龙江省野生黄花蒿资源调查 | 第37-47页 |
·对黑龙江地区野生黄花蒿生长情况和生物量的测试 | 第37-43页 |
·野生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测试 | 第43-45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5-47页 |
·野生黄花蒿生长曲线分析 | 第45-46页 |
·野生黄花蒿生物量及失水率分析 | 第46页 |
·青蒿素含量变化与生长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 | 第46页 |
·光照强度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6页 |
·各个地区野生与引种黄花蒿青蒿素含量测定及比较 | 第46-47页 |
5 黑龙江地区引种南方高含量品种黄花蒿测试 | 第47-52页 |
·种源鉴定 | 第47-48页 |
·红外分光度法测试 | 第48-49页 |
·引种栽培黄花蒿生物量的测试 | 第49-50页 |
·引种栽培黄花蒿含量测试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