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9页
 1. 遗传标记简介第13-16页
   ·形态学标记第13页
   ·细胞学标记第13-14页
   ·蛋白质标记第14-15页
   ·DNA分子标记第15-16页
 2. 分子标记和蛋白质标记技术在蜱螨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6-19页
   ·同功酶(Allozyme)标记技术在蜱螨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7页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技术在蜱螨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7页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标记技术在蜱螨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7-18页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技术在蜱螨学研究中的应用第18页
   ·DNA序列分析(DNA Sequence Analysis)第18-19页
 3. 微卫星标记第19-26页
   ·微卫星标记简史第19-21页
   ·微卫星DNA在基因组中的分布第21页
   ·微卫星DNA的结构及其多态性原理第21-22页
   ·微卫星DNA的特征第22-23页
   ·微卫星DNA多态检测技术的优点及应用第23-25页
   ·微卫星标记技术的类型第25页
   ·微卫星标记的检测方法第25页
   ·微卫星标记技术在蜱螨学研究中的应用第25-26页
 4. 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危害及现状第26-27页
 5. 本研究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第27-29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9-43页
 1. 供试材料的饲养第29页
 2.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浓度和质量的检测第29-30页
 3. PCR扩增第30页
 4. PCR检测第30-33页
   ·PCR产物质量检测第30页
   ·PCR产物分离和分析第30-31页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第31-33页
 5. 电泳图谱数据记录第33-34页
 6. 数据处理第34-43页
   ·种群内遗传变异分析第34-40页
   ·种群之间遗传变异分析(种群分化)第40-43页
第三章 中国二斑叶螨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第43-61页
 1. 供试材料第43-44页
 2.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浓度和质量的检测第44页
 3. PCR扩增第44页
 4. PCR检测第44页
 5. 电泳图谱数据记录第44页
 6. 数据处理第44页
 7.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4-58页
   ·微卫星PCR及电泳检测的结果第44-46页
   ·种群内遗传变异分析第46-55页
   ·种群之间遗传变异分析(种群分化)第55-58页
 8. 小结与讨论第58-61页
   ·实验小结第58-59页
   ·讨论第59-61页
第四章 中国朱砂叶螨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第61-79页
 1. 供试材料第61页
 2.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浓度和质量的检测第61页
 3. PCR扩增第61-62页
 4. PCR检测第62页
 5. 电泳图谱数据记录第62页
 6. 数据处理第62页
 7.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2-75页
   ·微卫星 PCR及电泳检测的结果第62-64页
   ·种群内遗传变异分析第64-72页
   ·种群之间遗传变异分析(种群分化)第72-75页
 8. 小结与讨论第75-79页
   ·实验小结第75页
   ·讨论第75-79页
第五章 中国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种群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第79-8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80页
   ·供试材料第80页
   ·基因组总DNA提取、PCR扩增、电泳检测和图谱分析第80页
   ·数据处理第8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0-87页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第80-81页
   ·种群遗传分化第81-82页
   ·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第82-85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85-87页
 3 讨论第87-89页
   ·结果小结第87-88页
   ·讨论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7页
致谢第97-9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选题研究
下一篇:自然主义对美国动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