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陆地棉优质纤维QTL的分子标记筛选及其定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32页
 第一章 我国纤维品质的现状及改良策略第11-18页
  1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第11-12页
  2 棉纤维品质改良的分子育种第12-14页
   ·棉花纤维品质QTL的筛选第12-13页
   ·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第13-14页
   ·棉纤维品质改良的转基因育种第14页
  3 棉花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棉花属内的种质进化第14-15页
   ·棉花的遗传多样性第15-16页
   ·棉花的遗传图谱构建第16页
   ·棉花比较基因组研究第16-17页
   ·棉花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第17-18页
 第二章 分子标记类型和QTL检测方法第18-32页
  1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第18-24页
   ·RFLP第19页
   ·RAPD第19-20页
   ·SSR第20-21页
   ·AFLP第21-22页
   ·SRAP第22页
   ·RGAP第22-23页
   ·TRAP第23页
   ·SNP第23-24页
  2 作图群体的类型与特点第24-26页
   ·F_2群体及其衍生的F_3,F_4家系第24页
   ·BC群体和三交群体第24-25页
   ·DH群体第25页
   ·RIL群体第25-26页
   ·NIL(BIL)第26页
  3 主要QTL作图方法第26-30页
   ·单标记分析法第26-27页
   ·区间作图法第27-28页
   ·复合区间作图法第28-29页
   ·多重区间作图法第29页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定位法第29-30页
  4 QTL定位方法的最新进展第30-31页
   ·QTL动态定位第30页
   ·eQTL定位第30页
   ·QTL精细定位第30-31页
  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1-32页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第32-64页
 第三章 陆地棉优质纤维QTL的筛选与定位第32-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材料第32-33页
   ·田间种植第33页
   ·实验方法第33-37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57页
   ·亲本及群体纤维品质性状表现第37-39页
   ·群体纤维品质性状频率分布统计分析第39-42页
   ·遗传图谱构建第42-46页
   ·纤维品质的QTL分析第46-54页
     ·PopA的QTL作图第46-50页
     ·PopB的QTL作图第50-54页
   ·PopA和PopB遗传图谱整合以及共有QTL分析第54-56页
   ·纤维品质相关性分析第56-57页
  3 讨论第57-64页
   ·分子多态性及遗传图谱的构建第57-58页
   ·不同作图群体的图谱的比较第58-59页
   ·DNA标记的偏分离第59-60页
   ·QTL亲本差异与QTL的异同第60页
   ·与其他优质QTL的比较第60-61页
   ·QTL的成簇分布第61-62页
   ·QTL在A、D染色体上的分布特征第62-64页
全文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学新课程中STSE课程形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的研究与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