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野下的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刑事和解制度概述 | 第10-23页 |
(一) 刑事和解的基本概念 | 第10页 |
(二) 刑事和解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 第10-15页 |
(三) 我国建立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四) 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追求 | 第18-23页 |
二、刑事和解对我国现有刑事法制度的挑战及融合 | 第23-28页 |
(一) 刑事和解与刑法价值 | 第23-24页 |
(二) 刑事和解与犯罪本质 | 第24页 |
(三) 刑事和解与刑法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四) 刑事和解与刑罚目的 | 第25-26页 |
(五) 刑事和解与刑法平等 | 第26-27页 |
(六) 刑事和解与诉讼构造 | 第27-28页 |
三、我国建立刑事和解制度的社会基础 | 第28-34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28页 |
(二) 文化基础 | 第28-29页 |
(三) 法律基础 | 第29-30页 |
(四) 刑事政策基础 | 第30-31页 |
(五) 和谐社会建设基础 | 第31-32页 |
(六) 犯罪形势要求 | 第32-34页 |
四、我国刑事和解的制度构建 | 第34-43页 |
(一) 刑事和解适用原则 | 第34-35页 |
(二) 刑事和解适用条件和范围 | 第35-38页 |
(三) 刑事和解适用的诉讼阶段 | 第38-39页 |
(四) 刑事和解的程序设计 | 第39-41页 |
(五) 建立健全刑事和解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详细摘要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