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权威生成之路径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司法权威的一般原理 | 第9-19页 |
一、司法权威的界定 | 第9-13页 |
(一) 司法 | 第9-11页 |
(二) 权威 | 第11-12页 |
(三) 司法权威 | 第12-13页 |
二、司法权威的意义 | 第13页 |
三、司法权威的一般评价标准 | 第13-17页 |
(一) 司法独立 | 第15页 |
(二) 司法公正 | 第15-17页 |
(三) 法官具有令人景仰的职业素养 | 第17页 |
(四) 司法裁判的有效执行 | 第17页 |
四、司法权威生成路径的模式 | 第17-19页 |
(一) “社会演进型”模式 | 第18页 |
(二) “政府推进型”模式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我国司法权威的现状及其成因 | 第19-28页 |
一、我国司法权威的现状 | 第19-21页 |
二、我国司法权威不足的原因 | 第21-28页 |
(一) 司法独立缺乏体制保障 | 第21-22页 |
(二)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落实不力 | 第22-23页 |
(三) 司法权行使的行政化管理模式 | 第23-25页 |
(四) 司法终局性遭到破坏 | 第25页 |
(五) 法官整体素质不高 | 第25-27页 |
(六) “执行难”的无力解决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我国司法权威生成的路径 | 第28-53页 |
一、我国司法权威生成路径的模式选择 | 第28-29页 |
二、“政府推进型”司法权威生成模式的具体路径 | 第29-53页 |
(一) 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司法独立制度 | 第29-41页 |
(二) 扭转司法媚俗倾向 | 第41-42页 |
(三) 培育高素质的法官 | 第42-46页 |
(四) 构建权力适当分离的执行体制 | 第46-48页 |
(五) 规范诉讼调解程序 | 第48-51页 |
(六) 废除审理期限扣除制度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详细摘要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