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bZIP类转录因子OsAREB1的功能分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 植物抵御非生物胁迫的内源性保护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第12-14页
   ·脯氨酸第12-13页
   ·甜菜碱第13页
   ·晚期胚胎发生丰富蛋白第13-14页
   ·糖类物质第14页
 2 参与植物环境胁迫响应的转录因子第14-18页
   ·bZIP 转录因子第15-17页
     ·bZIP 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第15页
     ·植物bZIP 蛋白与DNA 结合特性第15-16页
     ·植物bZIP 蛋白的功能和应用第16-17页
   ·AP2/EREBP 转录因子第17页
   ·WRKY 转录因子第17页
   ·MYB 转录因子第17-18页
   ·其他转录因子第18页
 3 逆境条件下ABA 依赖及ABA 非依赖基因的表达调控第18-20页
   ·ABA 依赖基因的表达第18-20页
   ·ABA 非依赖基因的表达第20页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转录因子OsAREB1 的序列及表达特征第22-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材料第22页
     ·植物材料第22页
     ·化学试剂和酶制剂第22页
   ·方法第22-24页
     ·DNA 序列和数据分析第22-23页
     ·植物材料处理第23页
     ·水稻植株总RNA 的获得第23-24页
     ·RT-PCR 分析第2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OsAREB1 的序列分析和比对第24-27页
   ·OsAREB1 在水稻植株中的表达第27-28页
   ·OsAREB1 在水稻中的诱导表达第28-29页
     ·OsAREB1 激素诱导表达第28页
     ·OsAREB1 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第28-29页
 3 讨论第29-31页
第三章OsAREB1 与顺式元件ABRE 的体内结合第31-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4页
   ·材料第31-32页
     ·细菌菌株与质粒第31-32页
     ·化学试剂和酶制剂第32页
     ·试验相关溶液的配制第32页
   ·方法第32-34页
     ·制备大肠杆菌E.coli DH5α感受态第32页
     ·pPCBP-OsAREB1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2-33页
     ·pPCBP-OsAREB1 质粒转化酵母第33页
     ·X-gal 显色反应第33页
     ·Lac Z 测活第33-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鱼饵质粒的构建第34-35页
   ·pPCBP-OsAREB1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5-36页
   ·酵母单杂结合实验第36-38页
 3 讨论第38-40页
第四章 OsAREB1 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第40-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0-45页
   ·材料第40-41页
     ·植物材料第40页
     ·细菌菌株和质粒第40页
     ·化学试剂和酶制剂第40页
     ·相关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第40页
     ·测序第40-41页
   ·方法第41-45页
     ·含双CAMV 35S 启动子的双元载体YG8186 的构建第41页
     ·电击法转化农杆菌第41页
     ·拟南芥转化第41-42页
       ·拟南芥的培养第41页
       ·农杆菌的准备第41-42页
       ·拟南芥蘸花法转化第42页
       ·拟南芥种子的筛选第42页
       ·GUS 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第42页
     ·转基因阳性植株的PCR 检测第42-43页
       ·拟南芥总DNA 的提取第42页
       ·PCR 检测第42-43页
     ·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的功能分析第43-45页
       ·ABA 敏感测试第43页
       ·耐干旱测试第43-44页
         ·幼苗滤纸干旱第43-44页
         ·含水量和失水率的测定第44页
       ·耐热测试第44页
       ·抗逆相关基因及ABA 合成关键酶基因的RT-PCR 检测第44-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5-51页
   ·农杆菌转化双元载体的构建第45-46页
   ·OsAREB1 基因的拟南芥转化及转基因纯系植株的鉴定第46页
   ·ABA 敏感测试第46-48页
   ·耐干旱实验第48-50页
   ·耐热实验第50-51页
 3 讨论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附录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译汉中幽默翻译失效的语用分析
下一篇:试论长笛作品《voice》的现代演奏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