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煤直接液化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2-37页 |
| ·煤炭直接液化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 ·煤炭直接液化典型工艺 | 第13-16页 |
| ·德国IGOR工艺 | 第13-14页 |
| ·日本NEDOL工艺 | 第14-15页 |
| ·美国HTI工艺 | 第15页 |
| ·中国新工艺 | 第15-16页 |
| ·煤炭直接液化主要影响因素 | 第16-23页 |
| ·煤的种类及性质 | 第16-20页 |
| ·催化剂 | 第20-21页 |
| ·溶剂 | 第21-23页 |
| ·气氛 | 第23页 |
| ·反应温度和时间 | 第23页 |
| ·煤炭直接液化动力学 | 第23-31页 |
| ·恒温和非恒温动力学模型 | 第24-25页 |
| ·单组分和多组分动力学模型 | 第25-28页 |
| ·多段反应动力学模型 | 第28-31页 |
| ·煤炭直接液化机理研究概况 | 第31-35页 |
| ·活性氢来源 | 第31-33页 |
| ·活性氢传递 | 第33-35页 |
|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 ·选题依据 | 第35页 |
| ·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37-44页 |
| ·原料 | 第37-38页 |
| ·实验设备及操作步骤 | 第38页 |
| ·产物分离 | 第38-39页 |
| ·产物收率计算 | 第39-43页 |
| ·氢耗量 | 第39-40页 |
| ·水产率 | 第40-42页 |
| ·气体收率 | 第42页 |
| ·油收率 | 第42页 |
| ·沥青烯收率 | 第42页 |
| ·前沥青烯收率 | 第42-43页 |
| ·转化率 | 第43页 |
| ·产品性质分析 | 第43-44页 |
| 3 神华煤热解动力学 | 第44-54页 |
| ·引言 | 第44-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 ·神华煤非等温热解规律 | 第45-48页 |
| ·神华煤非等温热解反应级数 | 第48-52页 |
| ·神华煤非等温热解活化能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4 神华煤直接液化规律及产品性质分析 | 第54-66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 ·搅拌速率对神华煤液化的影响规律 | 第55页 |
| ·反应温度对神华煤液化的影响规律 | 第55-57页 |
| ·氢初压对神华煤液化的影响规律 | 第57页 |
| ·催化剂负载量对神华煤液化的影响规律 | 第57-58页 |
| ·溶煤比对神华煤液化的影响规律 | 第58-59页 |
| ·液化气氛对神华煤液化的影响规律 | 第59-60页 |
| ·液化产品性质分析 | 第60-65页 |
| ·液化气体分析及水产率和氢耗量计算 | 第60-61页 |
|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第61-62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2-63页 |
| ·THFI热失重分析 | 第63-64页 |
| ·THFI及原煤的表面形貌分析 | 第64-65页 |
| ·硫含量分析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5 神华煤直接液化动力学 | 第66-79页 |
| ·引言 | 第66-67页 |
| ·实验部分 | 第6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8页 |
| ·恒温时间对神华煤液化的影响规律 | 第67-69页 |
| ·升温阶段动力学研究 | 第69-74页 |
| ·恒温阶段动力学研究 | 第74-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6 神华煤直接液化机理—催化剂作用及氢的传递途径 | 第79-88页 |
| ·引言 | 第79-80页 |
| ·实验部分 | 第8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7页 |
| ·铁基催化剂在神华煤直接液化中的作用 | 第80-85页 |
| ·氢在神华煤直接液化中的传递途径 | 第85-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7 神华煤液化关键因素探讨 | 第88-98页 |
| ·引言 | 第88页 |
| ·实验部分 | 第88-9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0-97页 |
| ·神华煤多段液化 | 第90-94页 |
| ·神华煤液化残渣再液化 | 第94-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 8 论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98-100页 |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98-99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99页 |
| ·今后工作建议 | 第99-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9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9-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