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毫米波倍频器的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毫米波及其特点 | 第9-10页 |
·倍频器概述 | 第10-11页 |
·倍频器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设计指标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倍频器的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倍频器的特点 | 第13页 |
·倍频器的分类 | 第13-14页 |
·倍频器的原理 | 第14-19页 |
·非线性器件的谐波特性 | 第14-15页 |
·非线性器件反向并联的谐波特性 | 第15-16页 |
·非线性器件反向串联的谐波特性 | 第16-17页 |
·肖特基二极管反向并联对的谐波特性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微波二极管 | 第19-26页 |
·PN结 | 第19-20页 |
·肖特基二极管 | 第20-23页 |
·变容二极管 | 第23-24页 |
·其他二极管 | 第24-26页 |
·PIN二极管 | 第24-25页 |
·雪崩渡越时间二极管 | 第25页 |
·体效应二极管 | 第25-26页 |
第四章 传输线理论 | 第26-40页 |
·微带理论 | 第26-31页 |
·微带线的特性阻抗和相速 | 第26-28页 |
·微带线的损耗 | 第28-29页 |
·微带线的色散特性 | 第29-31页 |
·带状线理论 | 第31页 |
·金属波导 | 第31-36页 |
·矩形波导 | 第32-35页 |
·圆形波导 | 第35-36页 |
·介质集成波导 | 第36-39页 |
·介质集成波导原理 | 第37-38页 |
·介质集成波导等效宽度 | 第38-39页 |
·鳍线和槽线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滤波器的研究 | 第40-49页 |
·滤波器的主要参数 | 第40-42页 |
·能量守恒要求 | 第40-41页 |
·插入损耗 | 第41页 |
·回波损耗 | 第41页 |
·相位特性 | 第41-42页 |
·滤波器原型 | 第42-44页 |
·最大平坦低通原型 | 第42页 |
·切比雪夫低通原型 | 第42-44页 |
·椭圆函数低通原型 | 第44页 |
·设计滤波器 | 第44-45页 |
·低通原型法 | 第44-45页 |
·实验设计法 | 第45页 |
·阻抗匹配 | 第45-49页 |
·阻抗失配 | 第45-46页 |
·阻抗匹配网络的种类和特征 | 第46-49页 |
第六章 波导过渡 | 第49-52页 |
·同轴探针—波导过渡 | 第49页 |
·微带探针—波导过渡 | 第49-50页 |
·波导—鳍线—微带过渡 | 第50-51页 |
·阶梯加脊波导结构 | 第51-52页 |
第七章 倍频器的设计 | 第52-66页 |
·毫米波倍频器的基本结构 | 第52-53页 |
·倍频器件 | 第53-54页 |
·匹配电路 | 第54-56页 |
·滤波器的设计 | 第56-61页 |
·输入滤波器 | 第56-59页 |
·输出滤波器 | 第59-61页 |
·波导过渡的设计 | 第61-63页 |
·倍频器的整体仿真 | 第63-66页 |
第八章 倍频器的加工及测试 | 第66-74页 |
·微带的加工 | 第66-67页 |
·腔体的加工 | 第67页 |
·器件的安装 | 第67-68页 |
·倍频器的测试及结果 | 第68-74页 |
·输出功率测试 | 第69-70页 |
·噪声测试 | 第70-72页 |
·输入反射测试 | 第72-74页 |
结束语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