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6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316L 不锈钢晶间腐蚀研究现状 | 第12-24页 |
·腐蚀机理 | 第12-13页 |
·抑制措施 | 第13-24页 |
·降低或除去有害杂质 | 第13页 |
·表面处理 | 第13-14页 |
·热处理 | 第14页 |
·晶界工程方法 | 第14-24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6-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3页 |
·固溶处理 | 第26-27页 |
·冷轧变形 | 第27页 |
·退火 | 第27页 |
·晶间腐蚀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7页 |
·腐蚀实验结果评价 | 第27-28页 |
·电子背散射衍射测试 | 第28-33页 |
·电子背散射衍射的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EBSD的应用 | 第29-30页 |
·EBSD的样品制备及测试 | 第30-33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43页 |
·冷轧退火前后316L 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性能研究 | 第33-34页 |
·形变热处理对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研究 | 第34-41页 |
·在形变热处理过程中316L 不锈钢晶粒的取向变化 | 第34-36页 |
·形变热处理对低-ΣCSL 晶界比例及分布的影响 | 第36-40页 |
·晶界工程抑制316L 不锈钢晶间腐蚀的机理探讨 | 第40-41页 |
·316L 不锈钢晶界特征分布的演化机制探讨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