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估值的影响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概念和理论回顾 | 第16-24页 |
·产权与股权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产权的含义 | 第16-17页 |
·股权的含义 | 第17页 |
·股权结构与股权分置的含义 | 第17-18页 |
·股权结构的含义 | 第17-18页 |
·股权分置的含义 | 第18页 |
·股权分置改革 | 第18-19页 |
·公司估值的含义 | 第19-20页 |
·公司价值的含义 | 第19页 |
·公司估值的含义 | 第19-20页 |
·公司估值方法 | 第20-24页 |
·内在价值法 | 第20-22页 |
·相对估值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股权结构影响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的途径分析 | 第24-29页 |
·股权结构 | 第24页 |
·公司治理机制 | 第24-25页 |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25-28页 |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25-27页 |
·股东构成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27-28页 |
·A股股价与公司治理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我国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影响分析 | 第29-41页 |
·股权分置下股权结构状况 | 第29页 |
·股权分置下股权结构特点 | 第29-31页 |
·股权多元化 | 第29-30页 |
·非流通股比重大 | 第30-31页 |
·国有股居主导地位 | 第31页 |
·股权高度集中 | 第31页 |
·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影响 | 第31-33页 |
·股东层分析 | 第31-32页 |
·董事层分析 | 第32-33页 |
·经理层分析 | 第33页 |
·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外部治理影响 | 第33-35页 |
·证券市场价格机制失效 | 第33-34页 |
·控制权争夺机制失效 | 第34页 |
·职业经理市场失效 | 第34-35页 |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行政监督不力 | 第35页 |
·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的负效应 | 第35-41页 |
·两类股东价值判断标准发生分化 | 第35-37页 |
·股权分置下非流通大股东的行为模式 | 第37-39页 |
·非流通大股东危害上市公司价值创造 | 第39-41页 |
第五章 股权分置改革对A股估值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41-51页 |
·股权分置对A股市场的影响 | 第41-43页 |
·股权分置下的股价 | 第41页 |
·股权分置下的定价机制 | 第41-42页 |
·股权分置下的市场投机行为 | 第42-43页 |
·股权分置改革综述 | 第43-46页 |
·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 | 第43页 |
·股权分置改革的方式是支付对价 | 第43-46页 |
·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价值的意义 | 第46-48页 |
·统一上市公司股东价值判断标准 | 第46-47页 |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疏通公司价值创造途径 | 第47页 |
·提高股票市场流动性 | 第47-48页 |
·完善市场定价机制 | 第48页 |
·为实质性并购提供制度基础 | 第48页 |
·股权分置改革影响 A股估值的理论分析 | 第48-51页 |
·对内在价值法估值的影响 | 第48-49页 |
·对相对估值法估值的影响 | 第49-51页 |
第六章 股权分置改革影响 A股估值的实证分析 | 第51-61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51页 |
·样本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分析 | 第51-55页 |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影响市盈率的实证研究 | 第55-61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1-64页 |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建议 | 第61-62页 |
·做好股权分置改革收尾工作 | 第61-62页 |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62页 |
·加强对大股东的监管力度 | 第62页 |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第62页 |
·选择良好购并时机 | 第62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69-70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