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隧道穿越地面建筑物的安全风险控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23页 |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 ·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的研究 | 第13-16页 |
| ·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建筑物损害研究 | 第16-18页 |
|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及控制理论研究 | 第18-21页 |
| ·隧道穿越地表建筑物工程实例 | 第2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方法 | 第21-23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2-23页 |
| 2 隧道施工与地面建筑物的相互影响 | 第23-35页 |
| ·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 | 第23-27页 |
| ·隧道开挖引起地层沉降的机理 | 第23-24页 |
| ·地面横向沉降变形规律 | 第24-25页 |
| ·地面纵向沉降变形规律 | 第25-26页 |
| ·地层沉降的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 ·隧道施工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 第27-31页 |
| ·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损害形式 | 第27-30页 |
| ·建筑物的损害形式 | 第30页 |
| ·建筑物抵抗破坏的性能 | 第30-31页 |
| ·建筑物损害的评价 | 第31-35页 |
| ·简化分析法(两阶段法) | 第31页 |
| ·三阶段法 | 第31-35页 |
| 3 隧道穿越地表建筑物的安全风险评估 | 第35-53页 |
| ·风险的基本概念 | 第35-36页 |
| ·建筑物安全风险评估 | 第36-41页 |
| ·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 | 第36-37页 |
| ·安全风险评估的流程 | 第37-41页 |
| ·建筑物安全现状评估 | 第41-43页 |
| ·评估的步骤和流程 | 第41-42页 |
| ·评估的范围 | 第42页 |
| ·评估的内容 | 第42-43页 |
| ·控制标准的制定 | 第43-53页 |
| ·标准制定的依据 | 第43-44页 |
| ·裂缝宽度和局部倾斜的控制标准 | 第44页 |
| ·地面沉降的控制标准 | 第44-51页 |
| ·控制标准的分级制 | 第51页 |
| ·控制标准的相对性及其对建筑物安全性的影响 | 第51-53页 |
| 4 隧道施工风险控制 | 第53-59页 |
| ·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 | 第53-55页 |
| ·隧道施工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53-54页 |
| ·建筑物风险控制措施 | 第54-55页 |
| ·施工过程优化 | 第55-58页 |
| ·施工方法选择 | 第55-56页 |
| ·辅助工法简述 | 第56-58页 |
| ·施工监控量测 | 第58页 |
| ·既有建筑物加固措施 | 第58-59页 |
| 5 工程应用 | 第59-83页 |
| ·工程概况 | 第59页 |
| ·建筑物安全风险评估 | 第59-66页 |
| ·建筑物现状安全等级划分 | 第60-65页 |
| ·建筑物综合临近等级划分 | 第65页 |
| ·建筑物安全风险等级划分 | 第65-66页 |
| ·建筑物安全风险控制 | 第66-83页 |
| ·隧道结构形式的比选 | 第67-72页 |
| ·隧道开挖工序的比选 | 第72-77页 |
| ·辅助工法(注浆)的作用 | 第77-8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3页 |
| ·展望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作者简历 | 第87-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