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不动产登记与物权公示 | 第9-25页 |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的基本含义 | 第9-12页 |
一.不动产的界定 | 第9-10页 |
二.不动产登记的基本含义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物权公示的方法 | 第12-16页 |
一.物权公示概说 | 第12-13页 |
二.物权公示的方法 | 第13-15页 |
三.不动产登记的制度缘起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物权公示的效力 | 第16-25页 |
一.物权公示效力的立法例 | 第16-19页 |
二.物权静念公示的效力 | 第19-23页 |
三.物权动态公示的效力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不动产登记制度解构 | 第25-46页 |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基本构成 | 第25-34页 |
一.不动产登记机构 | 第25-26页 |
二.不动产登记权利人 | 第26-27页 |
三.不动产登记簿 | 第27-28页 |
四.具有登记能力的权利 | 第28-29页 |
五.不动产登记程序 | 第29-32页 |
六.不动产物权的登记顺位 | 第32-34页 |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的种类 | 第34-46页 |
一.不动产登记的理论分类 | 第35-38页 |
二.《土地登记规则》对土地登记的分类 | 第38-40页 |
三.《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对房屋权属登记的分类 | 第40-41页 |
四.《物权法》规定的不动产登记类型 | 第41-46页 |
第三章 不动产登记模式下的制度协调 | 第46-57页 |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的模式 | 第46-50页 |
一.契据登记制 | 第46-47页 |
二.权利登记制 | 第47-48页 |
三.托伦斯登记制 | 第48-50页 |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模式下的制度协调 | 第50-57页 |
一.契据登记制下的制度协调 | 第50-51页 |
二.权利登记制与托伦斯登记制下的制度协调 | 第51-52页 |
三.《物权法》中不动产登记模式及其制度协调 | 第52-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