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背景 | 第11-14页 |
(一) 不良资产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我国不良资产的成因 | 第11-12页 |
(三) 我国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原因 | 第12-14页 |
二、不良资产处置中所涉及到的风险 | 第14-19页 |
(一) 法律风险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 第14页 |
(二) 市场风险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 第14-15页 |
(三) 操作风险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 第15-16页 |
(四) 道德风险的概念、产生原因及表现形式 | 第16-19页 |
1、道德风险的概念 | 第16-17页 |
2、不良资产处置中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 | 第17页 |
3、道德风险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的表现形式 | 第17-19页 |
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运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9-37页 |
(一)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问题 | 第19-20页 |
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定性 | 第19-20页 |
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定性不明产生的问题 | 第20页 |
(二) 从宏观角度看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1、不良资产市场缺少竞争机制 | 第21页 |
2、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上的问题 | 第21页 |
3、现有法律框架不利于充分保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权益 | 第21-22页 |
4、执法环境问题 | 第22页 |
(三) 收购不良资产环节的法律问题 | 第22-25页 |
1、不良资产剥离的法律性质 | 第22-24页 |
2、不良资产剥离合同的不可诉性 | 第24页 |
3、不良资产的定价问题 | 第24-25页 |
(四) 管理不良资产环节的法律问题 | 第25-28页 |
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管理的问题 | 第25-26页 |
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不良债权后对债权时效的维护方式问题 | 第26-28页 |
(五) 处置不良资产环节的法律问题 | 第28-37页 |
1、不良资产的评估问题 | 第28-29页 |
2、以债权转让方式处置不良资产的法律问题 | 第29-33页 |
3、债转股中的法律问题 | 第33-37页 |
四、降低风险,解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中的法律问题之对策 | 第37-43页 |
(一) 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的完善 | 第37-40页 |
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性质及法律地位 | 第37-38页 |
2、公司的业务范围 | 第38页 |
3、公司的资金来源与人才机制 | 第38-39页 |
4、公司的运作程序 | 第39页 |
5、绩效评估与激励、约束机制 | 第39页 |
6、赋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相关权利 | 第39-40页 |
7、建立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专业法庭 | 第40页 |
(二) 构建多层次、完全竞争的不良资产市场 | 第40-41页 |
1、丰富不良资产市场交易主体 | 第40页 |
2、培育和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机构 | 第40-41页 |
3、发展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多层面市场 | 第41页 |
(三) 建立公开披露和例外披露相结合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1-43页 |
1、公开披露制度 | 第41-42页 |
2、有针对性的例外披露制度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