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论文相关领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齿轮接触非线性有限元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虚拟样机技术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的运动学分析 | 第14-22页 |
·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的特点 | 第14-16页 |
·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及速比关系分析 | 第16-21页 |
·单输入单输出传动 | 第16-17页 |
·多输入单输出传动 | 第17-19页 |
·单输入多输出传动 | 第19-20页 |
·多输入多输出传动 | 第20页 |
·单级K-H-V 传动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 第22-37页 |
·内齿轮副的干涉及一些参数的限制 | 第22-23页 |
·渐开线少齿差内齿轮副变位系数的选择 | 第23-27页 |
·渐开线少齿差内齿轮副的主要参数的确定 | 第27-29页 |
·少齿差行星传动的强度校核 | 第29-32页 |
·转臂轴承的选择计算 | 第32-33页 |
·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及传动分析 | 第33-35页 |
·传动装置的效率计算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第二级少齿差齿轮传动的静力学分析 | 第37-43页 |
·有限元法概述 | 第37页 |
·建立几何模型 | 第37-38页 |
·网格划分 | 第38-39页 |
·接触对的生成和边界约束 | 第39-40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 | 第43-55页 |
·ADAMS 仿真的算法 | 第43-44页 |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43页 |
·运动学分析 | 第43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43-44页 |
·建立三维模型 | 第44-45页 |
·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模型的简化 | 第44-45页 |
·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45页 |
·轴装式串联少齿差行星传动装置模型的约束 | 第45-49页 |
·约束类型 | 第46-48页 |
·施加约束 | 第48-49页 |
·动力学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运动特性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动力特性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