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感水稻根际土壤中抑草功能的微生物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2页 |
1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 第13-16页 |
·商品化的微生物除草剂推广和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研发中的微生物除草剂 | 第14页 |
·国内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除草剂研究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2 稗草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6-19页 |
·稗草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及危害 | 第16-17页 |
·稗草的非生物防除方法的研究 | 第17页 |
·稗草经典生物防除方法的研究 | 第17-19页 |
3 化感作用 | 第19-20页 |
·水稻化感作用概述 | 第19页 |
·国外化感水稻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国内化感水稻研究进展 | 第20页 |
4 立论根据和研究对象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化感水稻根际土壤中抑草微生物的筛选 | 第22-30页 |
1 材料 | 第22页 |
·土壤 | 第22页 |
·培养基 | 第22页 |
2 方法 | 第22-24页 |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第22页 |
·抑草微生物的初筛 | 第22-23页 |
·抑草微生物的复筛 | 第23页 |
·菌种形态鉴定方法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化感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 第24页 |
·抑草微生物的初筛 | 第24-27页 |
·抑草微生物的复筛 | 第27-28页 |
·菌落形态观察结果 | 第28-29页 |
·菌落形态观察结果 | 第28-29页 |
4 结论 | 第29-30页 |
第二章 菌株Al生理学特性研究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 第30-44页 |
1 材料 | 第30页 |
·菌株来源 | 第30页 |
·培养基 | 第30页 |
2 方法 | 第30-32页 |
·菌株Al的生长特性研究 | 第30-31页 |
·不同氮源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碳源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碳氮比(C/N)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元素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pH值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温度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摇床转速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接种量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2页 |
·最佳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2页 |
·菌株Al的生长特性研究 | 第32-33页 |
·不同氮源对菌株Al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碳源对菌株Al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碳氮比(C/N)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不同元素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6-37页 |
·pH值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不同温度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摇床转速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接种量对菌株Al生长的影响 | 第40页 |
·采用碳氮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 | 第40-42页 |
4 结论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菌株Al发酵液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44-56页 |
1 方法 | 第44-48页 |
·菌株Al发酵液化学成分预试实验 | 第44-47页 |
·菌株Al发酵液化学成分的分析 | 第47-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5页 |
·化学成分系统预试结果 | 第48-49页 |
·发酵液化学成分的质谱分析 | 第49-55页 |
3 结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结论和讨论 | 第56-60页 |
1 结论 | 第56-57页 |
2 讨论 | 第57-59页 |
·真菌除草剂的研究 | 第57-58页 |
·菌株Al发酵液与化感作用机制之间的关系 | 第58-59页 |
3 存在的问题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试剂 | 第63页 |
图片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