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防治药品及其使用论文--杀虫剂论文

白僵菌液体深层培养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7页
 1.白僵菌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第11-12页
 2.白僵菌的侵染机制与致病性第12-14页
   ·附着第13页
   ·萌发第13页
   ·穿透第13页
   ·菌丝生长第13页
   ·毒素的产生第13-14页
 3.白僵菌的生产第14-15页
   ·固体发酵第14页
   ·液体深层发酵第14-15页
   ·液固双相发酵第15页
 4.白僵菌的应用第15-16页
 5.问题与展望第16-17页
第二章 筛选适合液体培养的高产孢菌株第17-21页
 1.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2.结果与分析第18-21页
   ·深层培养中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过程第18-19页
   ·深层培养中液生分生孢子数随时间的变化第19-20页
   ·深层培养中芽生孢子数随时间的变化第20页
   ·6个菌株深层培养168h时的生物量第20-21页
 3.小结与讨论第21页
第三章 系统研究促进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培养基成分第21-53页
 第一节 不同碳源、氮源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21-27页
  1.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2.结果与分析第22-26页
   ·不同氮源对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22-24页
   ·不同碳源对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24-26页
  3.小结与讨论第26-27页
 第二节 不同碳氮含量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27-32页
  1.材料与方法第27页
  2.结果与分析第27-31页
   ·氮源不变变化碳源的含量的影响第28-29页
   ·碳源不变变化氮源的含量的影响第29-31页
  3.小结与讨论第31-32页
 第三节 不同维生素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32-35页
  1.材料与方法第32页
  2.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32-33页
   ·对芽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33-34页
   ·对生物量的影响第34-35页
  3.小结与讨论第35页
 第四节 不同微量元素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35-39页
  1.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2.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36-37页
   ·对芽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37-38页
   ·对生物量的影响第38-39页
  3.小结与讨论第39页
 第五节 不同温度、光照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39-44页
  1.材料与方法第39页
  2.结果与分析第39-44页
   ·温度的影响第39-42页
   ·光照的影响第42-44页
  3.小结与讨论第44页
 第六节 不同pH值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44-47页
  1.材料与方法第44-45页
  2.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45页
   ·对芽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45-46页
   ·对生物量的影响第46-47页
  3.小结与讨论第47页
 第七节 不同装液量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47-50页
  1.材料与方法第47页
  2.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47-48页
   ·对芽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48-49页
   ·对生物量的影响第49页
  3.小结与讨论第49-50页
 第八节 不同吐温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50-53页
  1.材料与方法第50页
  2.结果与分析第50-52页
   ·对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50-51页
   ·对芽生孢子形成的影响第51页
   ·对生物量的影响第51-52页
  3.小结与讨论第52-53页
第四章 液生分生孢子对马尾松毛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第53-56页
 1.材料与方法第53页
 2.结果与分析第53-56页
 3.小结与讨论第56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6-60页
 1.高产孢菌株的筛选第56-57页
 2.液生分生孢子产孢条件研究第57-58页
 3.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媒影响力下的公共空间再造--论中国21世纪以来的媒介事件
下一篇:化感水稻根际土壤中抑草功能的微生物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