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郝浴《中山诗钞》校注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21页
前言第21-22页
第一章 郝浴生平研究第22-37页
 一 郝浴的生平第22-32页
  (一) 郝浴的家世及其青少年时期第22-23页
  (二) 弱冠进士 初登仕途第23页
  (三) 巡按四川 忤吴三桂第23-25页
  (四) 被诬降罪 险遭不测第25-26页
  (五) 流徙东北 二十余载第26-27页
  (六) 东山再起 政绩卓著第27-29页
  (七) 巡抚广西 卒于任所第29-30页
  (八) 逝后遭陷 归葬故里第30-31页
  (九) 郝浴的家庭成员第31-32页
 二 关于郝浴生平的几点补充第32-37页
  (一) 郝浴与保宁之战第32-33页
  (二) 郝浴得以免于死罪的原因分析第33-34页
  (三) 郝浴创建银冈书院及其对东北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第34-35页
  (四) 郝浴与《两淮德政纪功碑》第35-37页
第二章 郝浴的思想及其政治理念研究第37-45页
 一 郝浴的思想第37-39页
 二 郝浴的为政理念第39-41页
 三 郝浴思想及其政治理念的形成背景和原因分析第41-45页
  (一) 地域和家世背景第41-42页
  (二) 儒家教育的影响第42-43页
  (三) 郝浴个人遭遇对其思想的影响第43-44页
  (四) 清初的特殊历史背景第44-45页
第三章 郝浴诗歌研究第45-84页
 一 郝浴的著述和版本情况第45-46页
 二 郝浴交游考第46-53页
  (一) "冰天诗社"与东北众人第46-48页
  (二) 千山剩人函可第48-49页
  (三) 李呈祥第49-50页
  (四) 梁清标第50页
  (五) 魏裔介第50-51页
  (六) 魏象枢第51-52页
  (七) 熊赐履第52-53页
 三 郝浴诗歌的思想内容第53-71页
  (一) 咏史怀古 抚今追昔第53-61页
  (二) 自然风物 即景抒怀第61-65页
   1、山水胜景之诗第61-63页
   2、即景抒怀之诗第63-65页
  (三) 叙述时政 关心民生第65-68页
  (四) 交游唱和 个人情怀第68-71页
 四 郝浴诗歌的艺术特色第71-84页
  (一) 诗风浑厚 雄畅壮丽第71-73页
  (二) 雍容尔雅 词理丰腴第73-75页
  (三) 情真尚实 笔直刚正第75-77页
  (四) 崇尚奇崛 兴寄风骨第77-79页
  (五) 用典广博 意韵盎然第79-84页
结语第84-86页
《中山集诗钞》校注第86-355页
 凡例第87-88页
 卷一第88-135页
  乐府篇 曲歌行第88-94页
   天王麟史篇第88页
   簪笔拱辰篇第88-89页
   效薛文清公黎阳曲赠圣裔孔心一兵宪第89-90页
   为李炼师歌冬至阳生图第90-92页
   秋夜读魏武善哉短歌诸行慷慨作歌五解第92-94页
   薪尽行第94页
  古体 四言第94-95页
   浮慧园赈饥题额第94-95页
  古体 五言第95-121页
   吊明蜀抚军葆一张公第95-97页
   游千山登璎珞观第97-98页
   罗汉洞第98-99页
   金刚峰第99-100页
   沈水第100-101页
   屋漏第101页
   七夕第101-102页
   人第102-104页
   春日视乳鸡第104页
   老仆还第104-105页
   解乡人入沈,为述何氏友于之雅寄赠第105-106页
   月第106页
   冬至书怀第106-108页
   喜雪简魏石生总宪第108-109页
   偶识藏山旧迹第109-111页
   忧旱第111-112页
   饮姑苏吴使君坐中有感第112-113页
   仲冬携令君冯阳长沈方平蔡石公昆弟同游蠡山第113-114页
   辛苦拾莲子行第114-116页
   梁苍岩宗伯旋里寄赠第116-117页
   魏庸斋先生偶述北溟于黄州之美因赋数言为赠第117-118页
   题蔚州魏庸斋书李裕修家事魏庸斋先生偶述北溟于黄州之美因赋数言为赠第118-119页
   问雨第119-121页
  古体 七言第121-135页
   元夕银州草堂宴讌集第121-123页
   辱袖吟第123-124页
   汲水行第124-125页
   嗲嗲吟第125-126页
   银冈行第126-127页
   大家吟第127-128页
   癸丑秋日银园有鸟斐然来仪为赋第128-129页
   遣怀第129-130页
   乡柏魏相国五岳屏风歌第130-131页
   苹果吟第131-132页
   诸葛洞第132-135页
 卷二第135-188页
  近体 五言律 五言排律第135-181页
   日欲入赤光如斗者久之第135页
   月第135-136页
   喜雨第136页
   病第136-137页
   病愈第137页
   不寐第137-138页
   闻寇第138-139页
   猎滹阳第139页
   扬麦第139页
   元宵示儿翘第139-140页
   同王无烦、李吉津游石氏祗园第140-141页
   中秋夜分第141-142页
   听王氏痴奴夜哭第142页
   魏昭华贻玫瑰花第142-143页
   望日五更瞻斗第143-144页
   重阳前一日第144页
   小清河饮马第144-145页
   秋夜读阳明居夷诗百十一首穆然有怀第145页
   偶成第145-146页
   首夏第146页
   彩云第146页
   七夕咏怀第146-147页
   八月十五夜第147页
   同陈心简看月第147-148页
   至日雪第148-149页
   辅国东园第149页
   祖越寺值雨第149-150页
   夏日过深郡东园第150-151页
   开州泮宫为先伯祖旧司训地登堂拜赋第151-152页
   忧草第152-154页
   赠孔心一兵宪第154页
   相州饮郡伯陈鸣瑶坐上赋赠第154页
   鸣鹿登老子升仙台第154-155页
   赠吴薗次门兄第155-156页
   爱山堂雅集时吴薗次较射武闱分韵得杯字第156-157页
   德清访冯阳长留题半月泉壁间第157页
   游第二泉第157-158页
   渡江之次日七月初一日第158-159页
   自上虞返杭城第159页
   江夏别任月坡第159-160页
   九日湖中登君山第160页
   洞庭第160页
   撝生下第第160-162页
   喜任月坡来刺涿郡第162页
   燕市祝杜子静第162-163页
   自策兼简丁未新升之秀第163-164页
   入葛山有怀第164-166页
   山中怀孙钟元先生第166-167页
   感怀第167页
   寿师母卫太夫人第167-168页
   秋日游白龙泉怀梁宗伯玉立李少詹吉津第168-169页
   望都东台用壁间杜工部玉台观旧韵第169页
   尧母陵第169-170页
   谒尧庙第170-171页
   九派泉第171页
   忆剩公第171-173页
   山居第173-174页
   银园独坐一悲一喜第174-175页
   暮春过酒垆取醉第175-176页
   赠陈虎文京兆第176页
   再赠虎文第176-177页
   有感第177页
   喜雨第177页
   赠友第177-178页
   梁苍岩举第五子第178-179页
   寄寿陈定翁第179-180页
   祷雨第180-181页
  近体 五言排律第181-188页
   贺柏乡魏石生以宫保冢宰拜内秘书院大学士第181-184页
   寿敬哉王宗伯第184-185页
   祝石仲生夫子第185-188页
 卷三第188-272页
  近体 七言律第188-272页
   扶风第188页
   嘉陵泛舟按部东巡第188-189页
   骊山怀古用壁间韵第189页
   登太华绝项第189-190页
   过萧何追韩信处第190-191页
   嘉陵江登舟自诸葛祠下第191页
   新真垭泊舟第191-192页
   蓬州第192页
   挽舟第192-193页
   锦屏山下泛舟第193页
   闱中重九夕登秋阳楼第193-194页
   霜第194页
   鸡头关第194-195页
   遣兴第195页
   五丈原第195-196页
   秋兴第196页
   季天中谪沈寄呈仲生石夫子第196-197页
   送李思行西归第197页
   重阳雨第197-198页
   铁岭城第198-199页
   李吉津预简九日不果第199-200页
   立春日漫兴第200页
   送李吉津先生还朝第200-201页
   中秋言怀第201-202页
   立春第202页
   留都第202-203页
   登广宁医巫闾谒镇第203页
   锦州第203-204页
   宁远第204页
   入山海关第204-205页
   登澄海楼第205页
   燕邸喜晤魏石生总宪第205-206页
   王逸庵自海南使归相见成喜第206页
   赠梁玉立大司马第206-207页
   饮冯易斋少宰席上谈禅第207-208页
   再见傅掌雷司空有感第208页
   涿郡谒桓侯祠第208-209页
   寄赠巨鹿令简谦居第209页
   游老龙窝问雨第209-212页
   寄姜真源侍郎第212页
   问雨第212页
   天宁寺访杨犹龙周伯衡于念劬三方伯第212-213页
   报国寺看海棠第213-214页
   李吉津先生枉顾草庐,余留滞旅馆,迎送俱废第214页
   赠友第214-215页
   燕都正月十九日游白云观第215页
   剩公第215-216页
   银园第216页
   丁未正月四日灯前拟来朝放舟清水之滨醉中有作第216-217页
   代州谯楼第217-218页
   读明世宗小史第218页
   登凤栖山第218-219页
   小阁第219页
   贵竹第219-220页
   得李吉津书有和孙生诗即用原韵为赋第220页
   村社雨中留饮第220-221页
   倦游第221页
   曲逆旧城怀古第221-222页
   白牡丹第222-223页
   戊申秋月第223页
   过庆都谒帝尧庙第223-224页
   秋夜宿普照兰若慨然慕道有作第224页
   赠友第224-225页
   丙辰元日雪早朝迎驾书怀第225页
   九日射较武闱第225-226页
   武闱即事第226-227页
   至日雪第227页
   丁巳元日和魏庸斋先生除夜守岁之作第227-228页
   登孙退谷先生堂有感第228页
   瀛台赐九卿菱藕第228-229页
   陛辞之粤西任第229-230页
   路过里门第230页
   栾城游台头寺第230-231页
   饮魏贞庵相君葆石堂第231页
   邢台怀古第231-232页
   即事第232页
   邯郸道中第232-233页
   过漳河有怀魏事第233页
   开封贡院夜宿秉烛游内外帘,传是宋艮岳明周藩旧地第233-234页
   有感第234-235页
   信阳州第235页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第235-236页
   又见山居第236页
   晓发至午未歇第236-237页
   出河南入湖广界第237页
   滠口溪涨早渡第237-238页
   武昌有怀第238页
   龟山谒禹稷二圣祠第238-239页
   题黄鹤楼第239-240页
   发武昌第240页
   江行寄赠梁玉立司农第240-241页
   江雨第241-242页
   沙洲晚泊有怀旧署诸老第242页
   汉武侯拜风台第242-243页
   水宿第243-244页
   读旧史靖远侯王忠毅新建伯王文成二公本传第244页
   新堤第244-245页
   怀蔚州魏庸斋尚书第245-246页
   湖湘寓目书事第246-247页
   君山第247页
   长沙府圣宫有铜铸五鼎,各重千觔,桑沧久历,不知造自何代第247-248页
   长沙晚泊第248-249页
   舟入湖南忆朝回集金水桥第249页
   江路湾曲苦热又迟马不到第249-250页
   潜兴第250页
   湘潭游凤竹庵第250-251页
   神禹岣嵝碑第251页
   粤荒第251-252页
   行次湘南,览昭烈本纪,见暂营公安,脔分桂阳、武陵诸郡感赋二首第252-253页
   渔父第253页
   回雁峰有感第253页
   采问衡湘间米价民风第253-254页
   雪署第254页
   舟居第254-255页
   入南岳石路古松皆千百年物第255页
   六月十三日登南岳祝融峰绝顶,见日出入奇骇万状,向来观日所未曾有也第255-256页
   会仙桥第256页
   小舟第256-257页
   粤俗第257页
   舜陵第257-259页
   过岭入粤逢立秋第259页
   斋宿湘山寺第259-260页
   全州道中松第260页
   七月二十二日桂林署中拜疏第260-261页
   桂省看山,独旧藩门前尽得其妙第261页
   不复晤垣台诸友怅然有作第261-262页
   桂省逢丁祀谒圣第262页
   桂林城第262-264页
   因而园漫兴第264-265页
   公廨当窗一桂九日初开,香贯室中,不无所思因赋第265页
   读唐史第265-266页
   岭南风物第266页
   挑灯读宰相年表第266-267页
   悯粤第267-268页
   游七星岩第268页
   登独秀山见郭外群峰露拥嫌其突兀因尽更为万秀山第268-269页
   蜀相第269页
   栖霞洞第269页
   桂花盛开入夜得雨计九日谒虞山拜赐第269-270页
   壬戌二月补行辛酉乡试闱中即事第270页
   避暑第270-271页
   栖霞寺第271-272页
 卷四第272-355页
  近体 五言绝句第272-273页
   塞下曲第272-273页
   为梁苍岩致雪第273页
  近体 七言绝句第273-355页
   夜坐第273页
   江声第273-274页
   温泉第274页
   春日杂兴第274页
   昭陵第274-275页
   宿李吉津斋头,时吉津将拜赐环之恩,长子思行来迎,为赋三首第275-276页
   感旧第276页
   送剩人入千山第276-277页
   赠剩人第277页
   春日信笔书怀第277-278页
   辛丑长至同自上人登藏经楼礼藏第278-279页
   同金邵度登仙人晒药台谒三皇祠第279页
   写竹第279-280页
   春日第280页
   明李西涯相国第280-281页
   西湖第281页
   湖上赠严就斯状元第281-282页
   泛湖第282页
   秋日湖上寓目第282页
   江行第282-283页
   湖中第283页
   泛湖第283-284页
   山阴道中第284页
   紫伯第284-285页
   放鹤亭朱园第285页
   吴江过风第285页
   常熟县登虞山绝顶,时蜀人李溥作令第285-286页
   邗江第286页
   自仪真泝上江陵第286页
   次崞县将入代州先寄陈祺公兵宪第286-287页
   代西谒晋王祠第287页
   拟游五台不果第287-288页
   长城第288-289页
   回入曲邑谒岳祠用李吉津韵第289-290页
   岳祠右老柏耸立,乡人以为龙头凤尾,晲之良然第290页
   中山第290-291页
   归里第291页
   绿牡丹第291-292页
   武侯晒甲石第292-294页
   庆比丘年在六群之时,聪明可读书。余劝其父使得业儒以衍其宗。恐未必听然。余顾未能已于言也第294页
   寄答梁苍岩宗伯第294-296页
   又寄第296页
   又寄第296-297页
   抑天竺之学第297-298页
   无题第298-299页
   唐城二月二日河灯竹枝词第299-300页
   感怀第300-301页
   咏竹第301-302页
   忍冬藤盛开,辛香沁人,湿热之气大驱。次儿读书此堂,诗以勉之。其曰:羹墙,盖帝里祖德,咫尺于斯也第302页
   偶题第302-303页
   黎阳谒端木夫子祠第303页
   登葛山清虚最高处望山后群峰如黛第303-304页
   上清宫第304页
   上清宫汲井第304页
   夜坐第304页
   醉题银州酒家第304-305页
   刈韮第305页
   银州薥米美甲天下,熟为粥,甘可忘肉。园有菊数本,未重阳前,紫蕊婆娑,偏艳于日,高粥就之。时懒人持粥而玩之,清甜之趣,未易为吾徒举似也第305-306页
   近重阳第306页
   嘱雁第306页
   春日杂兴第306-307页
   旧宫赐百官宴第307页
   抱阳山有燕国公读书处第307-308页
   塞上第308页
   望驻跸峰第308-309页
   有吏将其六儿以来第309页
   二月十八日夜卧不寐起吟二首第309页
   感怀第309-310页
   赏花第310页
   赠江南何亮工第310页
   饮宗伯梁苍岩斋中第310-311页
   太和门应制第311页
   至后病起雪夜挑灯哭周伯衡兼怀往事第311-313页
   喜雨第313页
   夏日即事,因晓诸商第313页
   磬阶梅花第313-314页
   喜雨第314-315页
   甲午春夜宿庭中左壁第315页
   春游第315页
   子房第315-316页
   唐代无专相以三省长官充之第316-317页
   房元龄第317-319页
   杜如晦第319-320页
   魏征第320-322页
   王珪第322页
   李靖第322-324页
   李绩第324-325页
   长孙无忌第325-326页
   马周第326-327页
   戴胄第327-328页
   张行成第328-329页
   娄师德第329-331页
   郝处俊第331页
   刘仁轨、裴行俭、魏元忠第331-333页
   又魏元忠第333页
   狄仁杰第333-335页
   张柬之第335-336页
   姚崇第336-338页
   宋璟第338-339页
   张说第339-340页
   苏颋第340-342页
   又张说、苏颋第342页
   张九龄第342-343页
   卢怀慎第343-344页
   韩休第344-345页
   裴耀卿第345-346页
   杨绾第346页
   裴冕第346-347页
   李泌第347页
   李吉甫第347-349页
   杜黄裳第349页
   李绛第349-351页
   裴度第351-352页
   李德裕第352-353页
   郑畋第353-355页
附录第355-374页
 《清史稿·郝浴传》卷二百七十 列传五十七第355-356页
 《序》汪琬著第356-357页
 《序》金德嘉撰第357-358页
 《序》高士奇撰第358页
 《序》王企埥撰第358-359页
 《弁言》高珩撰第359-360页
 《光禄大夫巡抚广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级郝公碑铭》熊赐履撰第360-362页
 《郝复阳先生传》梁清标撰第362-364页
 《小传》魏裔介撰第364-365页
 《光禄大夫粤抚中丞复阳郝公行表》法若真撰第365-367页
 《中山集小纪》金宪孙撰第367-368页
 《论赞》赵士麟撰第368-369页
 《两淮德政纪功碑》纪映钟撰第369-371页
 《盛清名臣郝浴年谱简编》赵玉敬撰第371-374页
参考文献第374-377页
致谢第377-378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论文目录第378页

论文共3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知识发现的神经信息文献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实现
下一篇:肾功能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和BNP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