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电子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论文

牵引变电站负荷特性记录系统软件平台的研究和开发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课题背景第11-12页
   ·电力负荷建模的意义和发展现状第12-15页
     ·电力负荷建模的意义第12-13页
     ·电力负荷建模的发展和现状第13-15页
   ·负荷特性记录系统简介第15-16页
   ·DSP和USB传输协议在负荷特性记录系统中的应用第16-17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贡献第17-18页
   ·论文的组织和结构第18-19页
第2章 基于量测负荷建模的基本理论第19-26页
   ·引言第19页
   ·基于量测负荷建模的基本原理第19-20页
     ·系统建模的原理和步骤第19-20页
     ·总体测辨法负荷建模第20页
   ·总体测辨法常用负荷模型结构第20-24页
     ·常用静态负荷模型结构第20-22页
     ·感应电动机并联恒阻抗模型结构第22-24页
   ·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系统方案设计第26-32页
   ·负荷特性记录系统设计要求第26-27页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第27-31页
     ·系统整体硬件设计和原理框图第27页
     ·系统模拟部分设计第27-28页
     ·系统数字部分设计第28-31页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第31页
     ·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数据流程第31页
     ·数据采集软件模块的划分和关系第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负荷特性记录系统软件设计第32-50页
   ·软件平台的整体设计原则和功能第32-33页
     ·软件平台的整体设计原则第32页
     ·软件平台的整体设计功能第32-33页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和关键技术第33-35页
     ·DSP开发环境第33-34页
     ·Windows开发环境第34-35页
     ·软件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第35页
   ·DSP数据采集和故障记录程序设计第35-42页
     ·EMIF控制程序设计第35-37页
     ·DMA传输程序设计第37-38页
     ·USB固件程序设计第38页
     ·计算程序设计第38-41页
     ·程序的编译和链接第41-42页
   ·后台机程序设计第42-49页
     ·后台软件简介第42-44页
     ·USB驱动程序的使用第44-45页
     ·网络检测和传输第45-46页
     ·后台开发注意点第46-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USB传输协议的实现第50-69页
   ·USB传输协议第50-57页
     ·USB总线的成因和特点第50页
     ·USB总线系统的结构第50-51页
     ·USB总线的主机和设备第51-54页
     ·USB 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第54-57页
   ·USB固件程序开发第57-61页
     ·TMS320VC5509 USB模块简介第58页
     ·固件程序结构第58-61页
   ·USB主机端设备驱动程序接口第61-65页
     ·USB设备驱动程序的结构第61-63页
     ·USB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第63-65页
   ·USB主机程序设计第65-67页
   ·系统传输性能评估第67-68页
   ·小结第68-69页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工作总结第69页
 未来的工作和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UWB雷达目标频率响应和极点的求解
下一篇:约束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系数的条件根方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