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过失与过失的判断标准 | 第7-20页 |
(一) 过失属性之争 | 第7-9页 |
(二) 过失的主、客观判断标准 | 第9-13页 |
(三) 过失与过失判断标准的关系 | 第13-18页 |
(四) 过失的判断标准与过错的判断标准 | 第18-20页 |
二、从主观判断标准到客观判断标准 | 第20-28页 |
(一) 过失主观属性地位的弱化 | 第20-23页 |
(二) 侵权责任功能侧重的变化 | 第23-26页 |
(三) 客观判断标准利于对受害人的保护 | 第26-28页 |
三、过失的客观判断标准的具体操作 | 第28-40页 |
(一) 从过失主体的角度细化过失的客观判断标准 | 第29-35页 |
(二) 从行为义务的角度细化过失的客观判断标准 | 第35-38页 |
(三) 汉德公式的启示 | 第38-40页 |
四、我国侵权法中过失判断标准的重构 | 第40-46页 |
(一) 重新认识过失主、客观判断标准之关系 | 第40-43页 |
(二) 明确过失的主、客观判断标准的使用范围 | 第43-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论文摘要 | 第60-63页 |
Abstract | 第63-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