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域小碎斑鱼蛉生物学研究及其资源价值评价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昆虫资源概述 | 第10-14页 |
·广翅目齿蛉科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广翅目概述 | 第14页 |
·齿蛉科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齿蛉的分类学 | 第14-18页 |
·齿蛉的生物学 | 第18-19页 |
·齿蛉的生态学 | 第19页 |
·齿蛉的资源利用研究 | 第19-21页 |
·齿蛉的药用价值 | 第19页 |
·齿蛉的食用价值 | 第19-20页 |
·齿蛉的饲料价值 | 第20页 |
·齿蛉的观赏价值 | 第20页 |
·环境监测功能 | 第20-2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供试虫源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泰山区域广翅目齿蛉科昆虫调查 | 第22页 |
·形态特征 | 第22-23页 |
·小碎斑鱼蛉的生物学习性 | 第23页 |
·年生活史 | 第23页 |
·小碎斑鱼蛉的生物学习性 | 第23页 |
·数据处理软件 | 第23页 |
·小碎斑鱼蛉幼虫资源成分分析及价值评价 | 第23-25页 |
·小碎斑鱼蛉幼虫资源成分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水分测定 | 第23页 |
·粗灰分测定 | 第23页 |
·粗蛋白测定 | 第23页 |
·粗脂肪测定 | 第23页 |
·总糖测定 | 第23-24页 |
·氨基酸测定 | 第24页 |
·Ca 的测定 | 第24页 |
·P 的测定 | 第24页 |
·Zn 的测定 | 第24页 |
·Fe 的测定 | 第24页 |
·氨基酸质量评价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5页 |
·泰山区域广翅目齿蛉科昆虫种类及其分布区域 | 第25-26页 |
·小碎斑鱼蛉 | 第25页 |
·炎黄星齿蛉 | 第25-26页 |
·形态特征 | 第26-28页 |
·小碎斑鱼蛉的形态特征 | 第26-27页 |
·卵的形态特征 | 第26页 |
·幼虫的形态特征 | 第26页 |
·蛹的形态特征 | 第26-27页 |
·成虫的形态特征 | 第27页 |
·炎黄星齿蛉的形态特征 | 第27-28页 |
·卵的形态特征 | 第27页 |
·幼虫的形态特征 | 第27-28页 |
·成虫的形态特征 | 第28页 |
·小碎斑鱼蛉的生物学习性 | 第28-30页 |
·小碎斑鱼蛉年生活史 | 第28-29页 |
·小碎斑鱼蛉的生物学习性 | 第29-30页 |
·成虫的生物学 | 第29页 |
·卵的生物学 | 第29页 |
·幼虫的生物学 | 第29-30页 |
·蛹的生物学 | 第30页 |
·小碎斑鱼蛉幼虫资源成分分析及价值评价 | 第30-35页 |
·小碎斑鱼蛉幼虫含水量 | 第30页 |
·小碎斑鱼蛉幼虫主要营养成分 | 第30-31页 |
·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比值 | 第31页 |
·氨基酸含量 | 第31-32页 |
·氨基酸质量评价 | 第32-34页 |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39页 |
·泰山区域广翅目齿蛉科昆虫资源 | 第35-36页 |
·小碎斑鱼蛉生物学习性 | 第36-37页 |
·小碎斑鱼蛉资源价值评价 | 第37-38页 |
·小碎斑鱼蛉生产学技术的构思及意义 | 第38-39页 |
5 结论 | 第39-41页 |
·泰山区域广翅目齿蛉科昆虫种类及其分布区域 | 第39页 |
·小碎斑鱼蛉的形态特征 | 第39页 |
·小碎斑鱼蛉的生物学习性 | 第39-40页 |
·小碎斑鱼蛉生活史 | 第39-40页 |
·小碎斑鱼蛉的生物学习性 | 第40页 |
·小碎斑鱼蛉幼虫资源成分分析及价值评价 | 第40-41页 |
6. 附图 | 第41-48页 |
·小碎斑鱼蛉实验图片 | 第41-46页 |
·炎黄星齿蛉实验图片 | 第46-48页 |
7.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8. 致谢 | 第55-56页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6-57页 |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