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乳蛋白与CMV复合启动子驱动hLF cDNA乳腺特异性表达

中文摘要第1-13页
英文摘要第13-17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7-48页
 第一章 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第17-21页
  1.国外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第18-19页
  2.国内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开发进展第19-21页
 第二章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第21-31页
  1.真核生物的表达调控第21-24页
  2.乳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第24-31页
   ·酪蛋白及其表达调控序列第25-27页
   ·β-乳球蛋白(BLG)第27-29页
   ·乳清酸蛋白(WAP)第29-31页
 第三章 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研究进展第31-48页
  1.启动子第31-33页
   ·′和3′非翻译区第33页
   ·'非转录区(5'UTR)中短阅读框架(uORF)第33-34页
  4.增强子第34页
  5.基因座控制区与核基质黏附区及长片段调控序列的应用第34-36页
  6.转录后调控相关元件第36-37页
  7.翻译后修饰及功能基因选择第37-38页
  8.CMV启动/增强子第38-39页
  9.人乳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第39-40页
  10.问题与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第二部分 乳腺特异性表达hLF cDNA基因载体的构建第48-100页
 第一章 乳蛋白调控元件、人乳铁蛋白cDNA和相关启动/增强子的分离和扩增第49-73页
  1.材料和试剂第49-50页
   ·仪器和器材第49-50页
   ·主要试剂第50页
   ·试验动物第50页
   ·部分质粒和引物序列及合成第50页
  2.方法第50-55页
   ·引物的处理第50-51页
   ·PCR反应混合物组成第51-52页
   ·PCR参数第52页
   ·PCR产物的克隆第52-54页
     ·PCR产物的纯化第52-53页
     ·PCR产物浓缩第53页
     ·浓缩的PCR产物与PGEM载体连接第53页
     ·连接产物转化DH5a感受态细胞第53-54页
   ·PCR产物克隆、转化、测序及同源性分析KSK第54页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反应第54页
     ·单酶切反应第54页
     ·双酶切反应第54页
   ·DNA片段末端的补平第54-55页
   ·DNA片段的分离与回收第55页
  3.乳腺特异性表达调控元件和hLFcDNA的分离第55-73页
   ·牛as1-酪蛋白5'和3'端表达调控序列的分离和扩增第55-60页
     ·哺乳动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第55-56页
     ·PCR扩增参数第56-57页
     ·PCR纯化,浓缩处理见2.4第57页
     ·PCR产物克隆第57-60页
   ·山羊β-乳球蛋白5'和3'调控序列的扩增与克隆第60-66页
     ·山羊β-乳球蛋白基因5'端和3'端调控区部分测序结果及同源性分析第63-66页
   ·山羊β-酪蛋白调控序列的应用第66页
   ·人乳铁蛋白cDNA的扩增和克隆第66-71页
   ·Neo基因的扩增和克隆第71页
   ·CMV启动/增强子的PCR扩增和克隆第71-73页
     ·PCR反应体系第71页
     ·PCR扩增参数(热启动法)第71-72页
     ·PCR产物定量和克隆第72-73页
 第二章 人乳铁蛋白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第73-100页
  1.用山羊β-乳球蛋白调控元件构建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第73-82页
   ·BnF95载体的构建和结构第73-77页
     ·β-乳球蛋白3'端和Neo基因的连接:第73页
     ·β乳球蛋白3'调控区和Neo基因与β乳球蛋白5'端调控区的连接第73-77页
     ·人乳铁蛋白基因和BN16的连接第77页
   ·pBnCL14载体的构建和结构第77-82页
     ·载体PCL的构建第81页
     ·pBnCL14载体的构建第81-82页
   ·pBnLC2G载体的构建和结构第82页
  2.牛as1-酪蛋白调控元件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第82-89页
   ·pbCN/LF载体的构建和结构第82页
   ·pbCNCS/LF36载体的构建和结构第82-89页
     ·PCL质粒消除Not Ⅰ位点第89页
  3.以山羊β-酪蛋白基因调控序列为启动子构建hLF表达载体第89-93页
   ·pgCN/LF/g载体的构建和结构第89页
   ·pgCNCG//LF25载体的构建和结构第89-93页
     ·CMV插入到山羊β-酪蛋白调控序列5'端和3'端之间:第89-91页
     ·人乳铁蛋白基因同pBC1-Pcmv连接:第91-93页
  4.讨论第93-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第三部分 外源基因转染乳腺上皮细胞及诱导表达第100-123页
 第一章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培养第100-106页
  1.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分离和培养第101-103页
   ·实验动物第101页
   ·仪器、器械和器具第101页
   ·主要试剂第101页
   ·实验方法第101-103页
     ·正常奶山羊的催乳第101页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第101-102页
     ·细胞冻存与解冻第102-103页
  2.结果分析第103-106页
   ·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第103页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生长观察第103-106页
     ·乳腺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形态第103页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贴壁与生长曲线第103-104页
     ·细胞解冻后的存活率第104-106页
 第二章 外源基因电转染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及转基因细胞株筛选第106-123页
  1.仪器和试剂第106-107页
  2.方法第107-110页
   ·乳腺特异性载体的准备第107页
   ·细胞对G418的耐受性实验第107页
   ·乳腺上皮细胞电转染外源基因第107-108页
     ·电转染条件的优化第107页
     ·BnF95、pBnCL14和pBnLC2G电转染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GMECs)第107-108页
   ·G418抗性培养及转基因细胞株的筛选第108-110页
     ·G418在培养液中的浓度确定第108页
     ·阳性克隆细胞株的挑选第108页
     ·PCR检测抗性细胞株外源基因整合第108-109页
     ·整合外源基因的细胞的诱导表达第109页
     ·诱导表达细胞株收集液ELISA检测第109-110页
  3.结果第110-116页
   ·细胞转染的电参数第110页
   ·转染细胞的筛选第110-111页
     ·G418的特性第110页
     ·G418筛选浓度的确定第110页
     ·转染细胞抗性培养第110-111页
     ·单克隆细胞的挑取第111页
     ·转染细胞外源基因PCR检测结果第111页
   ·获得的转基因细胞株第111页
   ·转基因细胞表达结果第111-116页
  4.讨论第116-119页
   ·细胞转染第116-117页
   ·转染细胞的筛选第117页
   ·抗性细胞株的PCR检测第117页
   ·表达率和表达水平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3页
第四部分 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在小鼠中表达特性检验第123-150页
 第一章 转基因小鼠的产生第123-133页
  1.材料第124页
   ·仪器第124页
   ·试剂药品第124页
   ·实验动物第124页
  2.方法第124-127页
   ·显微注射DNA的准备第124-125页
     ·DNA的准备第124-125页
     ·小鼠超数排卵第125页
     ·取卵第125页
     ·原核显微注射第125页
     ·输卵管胚胎移植第125页
   ·转基因小鼠的整合检测第125-127页
     ·鼠尾基因组DNA提取第125-126页
     ·转基因小鼠PCR检测第126-127页
  3.结果第127-133页
   ·小鼠出生和转基因小鼠的筛选第127页
   ·转基因小鼠的传代第127-133页
 第二章 转基因小鼠乳表达特性分析第133-150页
  1.材料与试剂第133页
  2.方法第133-136页
   ·PCR检测阳性转基因小鼠的乳汁表达检测第133-134页
     ·乳汁收集及处理第133页
     ·小鼠乳清的提取第133-134页
   ·转基因小鼠乳清的酶联免疫(ELISA)检测第134页
     ·抗原包被第134页
     ·封闭第134页
     ·靶蛋白与一抗作用第134页
     ·加入酶标二抗第134页
     ·显色第134页
     ·结果判断第134页
   ·转基因小鼠乳清的的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第134-136页
     ·转基因小鼠乳清的SDS-PAGE电泳第134-135页
     ·转基因小鼠乳汁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第135-136页
  3.结果第136-140页
   ·转基因小鼠乳清的酶联免疫(ELISA)检测结果第136-140页
   ·转基因小鼠乳清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结果第140页
  4.讨论第140-144页
   ·转基因小鼠出生率第141页
   ·表达水平和表达率第141页
   ·表达的定位性第141-142页
   ·转基因小鼠传代与表达第142-143页
   ·重组人乳铁蛋白的杂交电泳条带及分子量第143-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0页
第五部分 分析讨论与结论第150-156页
 1.复合启动/增强子与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第150页
 2.CMV启动/增强子的作用原理分析第150-151页
 3.复合启动/增强子hLF cDNA在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特性第151-152页
 4.人乳铁蛋白cDNA及基因组DNA与表达水平的关系第152页
 5.结论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56页
致谢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激光视觉的焊缝跟踪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SPR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对偶氮苯—环糊精相互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