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论文--第Ⅳ族元素有机化合物论文--硅有机化合物论文

大粒径、高浓度稳定硅溶胶的制备新工艺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8页
   ·纳米材科的概念和发展第8-9页
   ·硅溶胶的特点第9-10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18页
     ·国外发展状况第10-11页
     ·国内发展状况第11-18页
第二章 硅溶胶的制备原理及稳定机理第18-31页
   ·纳米硅溶胶制备原理第18-22页
     ·离子交换树脂作用机理第18-19页
     ·硅酸的聚合机理第19-22页
   ·硅溶胶的稳定理论第22-30页
     ·DLVO理论第22-25页
     ·空间稳定性(steric stablility)理论或熵稳定作用第25-30页
   ·提高硅溶胶稳定分散的机理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大粒径、高浓度硅溶胶的制备及表征第31-40页
   ·实验试剂和实验设备第31-32页
     ·实验主要试剂第31-32页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2页
   ·纳米硅溶胶的制备第32-36页
     ·水玻璃预处理第33页
     ·原料配制第33页
     ·离子交换反应第33-34页
     ·二氧化硅母核的制备第34-35页
     ·二氧化硅母核粒径的进一步增长第35页
     ·浓缩步骤第35页
     ·纯化步骤第35-36页
   ·模数的测定第36页
   ·硅溶胶动力粘度的测定第36页
   ·S-值第36-37页
   ·比表面积的测定第37-38页
   ·胶体胶粒平均粒径的计算第38页
   ·硅溶胶稳定性测定第38页
   ·硅溶胶粒度分布测定第38页
   ·红外光谱测试第38-39页
   ·SEM表征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0-76页
   ·制备活性硅酸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40-43页
     ·原料质量对制备硅溶胶的影响第40-41页
     ·水玻璃浓度的影响第41-43页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43-48页
   ·制备二氧化硅母核过程的影响因素第48-63页
     ·pH值的影响第48-50页
     ·碱化中用碱量的影响第50-51页
     ·电解质盐浓度的影响第51-52页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2-56页
     ·活性硅酸用量比的影响第56-60页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60-63页
   ·二氧化硅母核进一步增长过程的影响因素第63-75页
     ·加入单质硅的量及加料方式的确定第63-66页
     ·催化剂的选择第66页
     ·正交实验第66-73页
     ·高分子表面包裹第73-75页
   ·最终产品各项指标性能第75页
   ·本章小节第75-76页
第五章 结论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存关系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我国电力监管体制的制度变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