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名词缩写说明 | 第8-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55页 |
| §1.1 介孔材料概述 | 第13-14页 |
| ·介孔材料的简介 | 第13-14页 |
| ·介孔材料的应用 | 第14页 |
| §1.2 介孔材料的合成 | 第14-19页 |
| ·水热法 | 第15-16页 |
| ·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法 | 第16页 |
| ·纳米浇铸硬模板法 | 第16-18页 |
| ·其他合成方法 | 第18-19页 |
| §1.3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 | 第19-27页 |
| ·协同组装机理 | 第19-21页 |
| ·纳米浇铸机理 | 第21-27页 |
| §1.4 介孔材料的组成 | 第27-31页 |
| ·介孔硅基材料 | 第27-28页 |
| ·介孔金属氧化物及含氧酸盐材料 | 第28-29页 |
| ·介孔碳材料 | 第29-30页 |
| ·介孔金属单质材料 | 第30页 |
| ·金属非氧化物类材料 | 第30-31页 |
| §1.5 介孔非氧化物类材料的合成进展 | 第31-36页 |
| ·介孔非氧化物高温陶瓷材料简介 | 第31-32页 |
| ·介孔碳化硅材料合成进展 | 第32-33页 |
| ·介孔氮化硅材料合成进展 | 第33-35页 |
| ·金属氮化物的介观结构 | 第35页 |
| ·介孔金属硫化物材料合成进展 | 第35-36页 |
| §1.6 选题思路及主要工作内容 | 第36-40页 |
| ·高分子前驱体的选用 | 第37-38页 |
| ·气固反应原位组分调整技术的引入 | 第38-39页 |
| ·选题内容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55页 |
| 第二章 有序介孔碳化硅材料的合成 | 第55-77页 |
| §2.1 介孔碳化硅材料合成的研究进展 | 第55-60页 |
| ·碳化硅材料简介 | 第55-56页 |
| ·介孔碳化硅材料的合成进展 | 第56-60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 ·材料的合成 | 第60-61页 |
| ·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61-62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4页 |
| ·升温制度的确定 | 第62-63页 |
| ·介观结构的复制 | 第63-66页 |
| ·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成 | 第66-68页 |
| ·模板的影响 | 第68-69页 |
| ·材料的孔结构 | 第69-72页 |
| ·材料的热稳定性 | 第72-7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第三章 气氛处理原位转化合成有序介孔SiOC和SiCN陶瓷材料 | 第77-105页 |
| §3.1 前言 | 第77-80页 |
| ·介孔碳化硅基陶瓷材料的合成 | 第77-78页 |
| ·介孔碳为模板合成正相介孔材料 | 第78-80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80-82页 |
| ·材料的合成 | 第80-81页 |
| ·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81-82页 |
| §3.3 实验结果 | 第82-97页 |
| ·模板的表征 | 第82页 |
| ·前驱体的填充 | 第82-83页 |
| ·SiC-C纳米复合介观结构的合成 | 第83-84页 |
| ·有序介孔SiOC材料:空气辅助原位转化 | 第84-86页 |
| ·有序介孔SiCN材料:氨气辅助原位转化 | 第86-87页 |
| ·空气处理条件的选择 | 第87-91页 |
| ·氨气处理条件的选择 | 第91-92页 |
| ·SiC-C煅烧温度的影响 | 第92-97页 |
| §3.4 讨论 | 第97-10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 第四章 有序介孔氮化硅材料的合成 | 第105-119页 |
| §4.1 前言 | 第105-108页 |
| ·氮化硅材料简介 | 第105页 |
| ·介孔氮化硅基陶瓷材料的合成进展 | 第105-108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108-109页 |
| ·材料的合成 | 第108-109页 |
| ·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109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9-117页 |
| ·模板的表征 | 第109-110页 |
| ·介孔氮化硅的结构和组成 | 第110-115页 |
| ·氮气保护高温处理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 ·二次填充的作用 | 第116-11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19页 |
| 第五章 有序介孔WS_2和MoS_2材料的合成 | 第119-137页 |
| §5.1 金属硫化物介观结构概述 | 第119-121页 |
| ·金属硫化物简介 | 第119-120页 |
| ·软模板法合成金属硫化物的有序介观结构 | 第120页 |
| ·硬模板法合成有序介孔金属硫化物材料 | 第120-121页 |
| ·本章思路 | 第121页 |
| §5.2 实验部分 | 第121-123页 |
| ·材料的合成 | 第121-123页 |
| ·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123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23-134页 |
| ·介孔WS_2的结构与组成 | 第123-127页 |
| ·介观孔道限制空间内WS_2的取向结晶 | 第127-131页 |
| ·具有Ia3d对称性的有序介孔WS_2材料 | 第131-132页 |
| ·有序介孔MoS_2材料和MoS_2纳米管的模板合成 | 第132-133页 |
| ·其它金属硫化物介孔材料的合成 | 第133-134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5-137页 |
| 第六章 有序介孔金属氮化物(CoN和CrN)的合成 | 第137-151页 |
| §6.1 前言 | 第137-138页 |
| ·金属氮化物介观结构概述 | 第137页 |
| ·本章思路 | 第137-138页 |
| §6.2 实验部分 | 第138-139页 |
| ·材料的合成 | 第138-139页 |
| ·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139页 |
| §6.3 有序介孔氮化钴的合成 | 第139-144页 |
| §6.4 有序介孔氮化铬的合成 | 第144-148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1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8-151页 |
| 总结 | 第151-152页 |
| 附录 | 第152-154页 |
| 致谢 | 第154-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