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模式探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导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的现状 | 第9-22页 |
第一节 对我国劳动争议调解的一般认识 | 第9-12页 |
第二节 我国现有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弊端 | 第12-15页 |
第三节 学者有关调解制度改革的观点争鸣 | 第15-22页 |
第二章 对有关改革调解制度观点的分析 | 第22-48页 |
第一节 立足“是否需要第三方”角度的分析 | 第22-33页 |
一、是否需要第三方 | 第22-23页 |
二、缺失第三方的调解模式 | 第23-30页 |
三、存在第三方的调解模式 | 第30-33页 |
第二节 立足“是否需要主渠道”角度的分析 | 第33-35页 |
一、有关“是否需要主渠道”的争鸣 | 第33-34页 |
二、对“主渠道存在必要性”的分析 | 第34-35页 |
第三节 立足“主渠道由谁担当”角度的分析 | 第35-48页 |
一、能够担当主渠道的条件 | 第35页 |
二、不适宜担当主渠道的调解形式 | 第35-43页 |
三、适宜担当主渠道的调解形式 | 第43-48页 |
第三章 国外的劳动争议调解模式 | 第48-53页 |
一、国际上通行的调解模式 | 第48-51页 |
二、国外提供的调解机构的类型 | 第51-53页 |
第四章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选择 | 第53-57页 |
一、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选择 | 第53-54页 |
二、政府调解制度的具体构建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