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都市圈创新要素整合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大都市圈创新体系理论 | 第11-32页 |
| ·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 | 第11-16页 |
| ·创新理论 | 第11-12页 |
| ·国家创新体系 | 第12-14页 |
| ·区域创新体系 | 第14-16页 |
| ·大都市圈创新体系 | 第16-26页 |
| ·大都市圈的概念 | 第16-18页 |
| ·大都市圈创新体系的特点 | 第18-22页 |
| ·大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内涵 | 第22-26页 |
| ·国外大都市圈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 第26-32页 |
| ·来自纽约大都市圈的经验 | 第26-28页 |
| ·来自东京大都市圈的经验 | 第28-30页 |
| ·对我国建设大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启示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我国大都市圈创新要素的配置 | 第32-50页 |
| ·创新要素的概念和构成 | 第32-34页 |
| ·我国三大都市圈概况 | 第34-37页 |
| ·我国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配置分析 | 第37-43页 |
| ·创新资源分布现状 | 第37-40页 |
| ·大都市圈内部联系强度 | 第40-43页 |
| ·我国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配置状况总结 | 第43-50页 |
| ·长三角大都市圈 | 第43-45页 |
| ·珠三角大都市圈 | 第45-47页 |
| ·京津冀大都市圈 | 第47-50页 |
| 第四章 创新要素整合模型 | 第50-66页 |
| ·理论背景 | 第50-56页 |
|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 第50-54页 |
| ·系统方法论 | 第54-55页 |
| ·竞合理论 | 第55-56页 |
| ·大都市圈创新要素整合模型的提出 | 第56-59页 |
| ·大都市圈创新要素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 第59-66页 |
| ·合作博弈理论 | 第59-61页 |
| ·对大都市圈创新要素整合模型的分析 | 第61-64页 |
| ·关于合作机制的讨论 | 第64-66页 |
| 第五章 对我国大都市圈创新要素整合的建议 | 第66-74页 |
| ·建立和完善大都市圈的合作机制 | 第66-68页 |
| ·三大都市圈的特色定位 | 第68-71页 |
| ·针对核心创新要素流通的具体措施 | 第71-7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