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对话精神下的中学语文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Contents summary第5-8页
前言第8-10页
第一章:对话与对话精神第10-16页
 第一节:关于“对话”第10-13页
  一、什么是“对话”?第10-11页
  二、“对话”的基础与条件第11-12页
  三、“对话”的意义与适用范围第12-13页
 第二节:对话精神第13-16页
  一、什么是“对话精神”?第13-14页
  二、为什么要有“对话精神”?第14-16页
第二章: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需要对话精神第16-27页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历史弊端与改革误区第16-21页
  一、传统语文教学中“对话”实质的缺失第16-17页
  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个误区第17-21页
 第二节:为什么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需要对话精神第21-24页
 第三节:对话教学的传统与现状第24-27页
第三章:动态生成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第27-37页
 第一节:教学模式的概念第27页
 第二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27-29页
  一、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第27-28页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第28-29页
  三、教学模式的功能第29页
 第三节: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第29-31页
 第四节: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第31-37页
  一、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第32-33页
  二、动态生成的含义第33页
  三、动态生成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第33-35页
  四、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第35-36页
  五、动态生成式教学模式的结果第36-37页
第四章: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案例第37-53页
 第一节:动态的课堂第37-48页
  一、走进湘西的美――《边城》教学案例第37-41页
  二、走近“二战”小人物――《和平的祈祷》教学案例第41-45页
  三、与自我对话――“体悟人生”活动体验交流课案例第45-48页
 第二节:生成的反思第48-53页
  一、已解决的问题第49-50页
  二、仍存在的问题第50页
  三、值得注意的一些事项第50-53页
第五章: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模式中对话精神的多层渗透第53-69页
 第一节:从“说教”到“对话”第53-57页
 第二节: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第57-61页
  一、从“教本”到“学本”第58-59页
  二、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第59-60页
  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第60-61页
 第三节: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第61-67页
  一、师生对话的前提第62-63页
  二、师生对话目标的确定第63页
  三、师生对话的展开与深入第63-64页
  四、人格与人格的对话第64-66页
  五、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第66-67页
 第四节:师生与自我的对话第67-69页
第六章:反思与评价第69-78页
 第一节:对话与生成的反思第69-72页
  一、误区与偏差第69-71页
  二、理解与反思第71-72页
 第二节:对话与生成的评价第72-78页
  一、评价的内容与侧重第73页
  二、评价的方法与准则第73-75页
  三、评价试行范例第75-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后记及感谢词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核的嵌入式气象传感器数字化系统设计
下一篇:超长钢筋混凝土半地下室外墙环境温度效应非线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