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混凝土柱耐火极限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第2章 高温下混凝土和结构钢的材料性能 | 第18-42页 |
·引言 | 第18页 |
·高温下混凝土的热工性能 | 第18-21页 |
·热传导系数 | 第18-19页 |
·比热 | 第19-21页 |
·密度 | 第21页 |
·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21-32页 |
·抗压强度 | 第22-25页 |
·抗拉强度 | 第25-26页 |
·弹性模量 | 第26-27页 |
·泊松比 | 第27-28页 |
·应力─应变关系 | 第28-32页 |
·混凝土热膨胀系数 | 第32页 |
·高温下结构钢的热工性能 | 第32-33页 |
·热传导系数 | 第32页 |
·结构钢的比热 | 第32-33页 |
·结构钢的密度 | 第33页 |
·高温下结构钢的力学性能 | 第33-41页 |
·结构钢的屈服强度 | 第34-37页 |
·结构钢的弹性模量 | 第37-38页 |
·应力─应变关系 | 第38-40页 |
·结构钢的热膨胀应变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高温下钢骨混凝土柱温度场 | 第42-62页 |
·引言 | 第42页 |
·温度升温曲线 | 第42-44页 |
·传热学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傅里叶定律 | 第45-46页 |
·热传导方程 | 第46-50页 |
·热传导方程 | 第46-47页 |
·定解条件 | 第47-50页 |
·有限元差分法分析钢骨混凝土柱温度场 | 第50-53页 |
·实例验证 | 第53-59页 |
·徐朝晖钢骨混凝土试验温度场验证 | 第53-56页 |
·T.T.Lie无保护层钢管混凝土试验温度场验证 | 第56-57页 |
·韩林海有保护层钢管混凝土试验温度场验证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4章 钢骨混凝土柱抗火性能分析模型 | 第62-76页 |
·引言 | 第62页 |
·钢骨混凝土柱模型 | 第62-65页 |
·模型所用的单元 | 第62-64页 |
·建模要点 | 第64-65页 |
·常温下理论模型验证 | 第65-72页 |
·叶列平试验验证 | 第65-66页 |
·徐朝晖常温试验验证 | 第66-72页 |
·高温下理论模型验证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高温下钢骨混凝土柱抗火性能参数分析 | 第76-98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钢骨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参数分析 | 第77-87页 |
·荷载比 | 第78-80页 |
·柱截面尺寸 | 第80-81页 |
·混凝土强度 | 第81-82页 |
·钢骨强度 | 第82-83页 |
·含钢率 | 第83-85页 |
·长细比 | 第85页 |
·偏心率 | 第85-87页 |
·钢骨混凝土柱耐火极限计算方法 | 第87-96页 |
·主要因素影响 | 第87-90页 |
·次要因素 | 第90-92页 |
·保护层厚度的影响 | 第92-95页 |
·计算方法总结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建议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8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