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 第一章 手性双功能基催化剂催化酮的硅腈化反应研究 | 第11-61页 |
| 第一节 催化酮的硅腈化反应文献综述 | 第11-50页 |
| ·催化酮的硅腈化反应—消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2-29页 |
| ·HCN/H_2SO_4(浓) | 第12页 |
| ·ZnI_2 | 第12-14页 |
| ·TMSOTf | 第14-15页 |
| ·Cu(OTf)_2 | 第15-16页 |
| ·高氯酸锂(LPDE)和四氟硼酸锂(LTFB) | 第16-17页 |
| ·烷氧基锂(LiOR) | 第17-21页 |
| ·InBr_3 | 第21-23页 |
| ·双功能和双活化催化剂 | 第23-26页 |
|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 | 第26-28页 |
| ·无机碱催化剂—K_2CO_3 | 第28-29页 |
| ·其他 | 第29页 |
| ·催化酮的不对称硅腈化反应—光学活性氰醇硅醚的制备 | 第29-48页 |
| ·酶 | 第29页 |
| ·Ti(Oi-Pr)_4+手性醇 | 第29页 |
| ·双核催化剂—二聚 Salen 钛配合物 | 第29-31页 |
| ·辛可宁衍生物 | 第31-34页 |
| ·二钛铝金属络合催化剂 | 第34-37页 |
| ·双功能催化剂 | 第37-40页 |
| ·双活化催化剂 | 第40-43页 |
| ·手性噁唑硼离子 | 第43-45页 |
| ·手性硫脲催化剂 | 第45-47页 |
| ·手性氨基酸盐催化剂 | 第47-48页 |
| ·小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 第二节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50-52页 |
| 第三节 含氮的双功能基催化剂催化对映选择性硅腈化反应的研究 | 第52-61页 |
| ·配体设计与合成 | 第52-53页 |
| ·中心金属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 ·配体结构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溶剂、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 ·底物结构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反应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二章 手性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 Henry 反应研究 | 第61-94页 |
| 第一节 不对称催化 Henry 反应的研究综述 | 第61-86页 |
| ·引言 | 第61-63页 |
| ·烷基硅硝酸酯的不对称催化 Henry 反应 | 第63-64页 |
| ·硝基烷烃的不对称催化 Henry 反应 | 第64-84页 |
| ·有机稀土金属络合物催化 | 第65-67页 |
| ·有机锌(Ⅱ)金属络合物催化 | 第67-72页 |
| ·有机铜金属络合物催化 | 第72-77页 |
| ·其它金属络合物催化 | 第77-78页 |
| ·有机小分子催化 | 第78-84页 |
| ·酶催化 | 第84页 |
| ·小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 第二节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86-87页 |
| 第三节 氢化 Salen 与铜(I)盐的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 Henry 反应研究 | 第87-94页 |
| ·配体的设计与合成 | 第87页 |
| ·配体结构、中心金属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87页 |
| ·添加剂、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 第87-89页 |
| ·底物结构对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 第89-90页 |
| ·(S)-norphenylephrine 的合成 | 第90-91页 |
| ·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91-92页 |
| ·小结 | 第92-94页 |
| 第三章 手性盐催化不对称 Michael 加成反应的研究 | 第94-127页 |
| 第一节 不对称催化 Michael 加成反应的文献综述 | 第94-113页 |
| ·引言 | 第94页 |
| ·二级胺催化剂催化 | 第94-107页 |
| ·一级胺催化剂催化 | 第107-111页 |
| ·小结与展望 | 第111-113页 |
| 第二节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113-115页 |
| 第三节 手性盐催化不对称 Michael 加成反应的研究 | 第115-127页 |
| ·手性阴离子的氨基酸盐催化 | 第115-118页 |
| ·氨基酸盐的制备 | 第115页 |
| ·催化剂结构、温度、溶剂和催化剂用量对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 ·底物结构对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 ·阳离子手性的铵盐催化 | 第118-125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18-119页 |
| ·催化剂结构对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 ·底物结构对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 第121-123页 |
| ·(±)-1,2-二苯基乙二胺衍生催化剂的应用 | 第123-124页 |
| ·反应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124-125页 |
| ·阴阳离子均手性的铵盐催化 | 第125-126页 |
| ·小结 | 第126-127页 |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第127-146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127页 |
| ·催化剂的合成和催化反应 | 第127-146页 |
| ·不对称催化酮的硅腈化 | 第127-134页 |
| ·硝基化合物和醛的不对称催化 Henry 反应 | 第134-140页 |
| ·硝基烯类化合物和酮的不对称催化 Michael 加成反应 | 第140-1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6-15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57-159页 |
| 致谢 | 第159-160页 |
| 部分化合物谱图 | 第160-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