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可释放一氧化氮型聚碳酸酯聚氨酯的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前言第7-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8-28页
   ·概述第8-9页
   ·凝血机理概述第9-12页
     ·血栓产生的基本过程第9-11页
     ·设计抗凝血材料所依据的主要假说第11-12页
   ·生物医用聚氨酯的结构特点及研究进展第12-17页
     ·聚氨酯的结构特点第12-13页
     ·医用聚氨酯的研究进展第13-17页
   ·聚氨酯的表面改性第17-22页
     ·表面肝素化第17-18页
     ·表面磷脂化第18-19页
     ·表面负离子化第19页
     ·表面引入亲水性、疏水性或两性侧链第19-20页
     ·伪内膜生成表面第20-21页
     ·表面进行复合修饰第21页
     ·聚氨酯复合材料第21-22页
     ·表面协同改性第22页
     ·表面释放或生成NO第22页
   ·可释放NO型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2-26页
     ·基于偶氮烯二醇盐类物质的可释放NO的材料第23-25页
     ·基于亚硝基硫醇类化合物的可释放NO的聚合物第25-26页
     ·利用内源性一氧化氮供体第26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三章 共混Cu(II)络合物的聚碳酸酯聚氨酯的NO释放研究第28-51页
   ·引言第28页
   ·实验部分第28-32页
     ·原料第28-29页
     ·原料处理方法第29页
     ·聚碳酸酯聚氨酯的制备第29页
     ·不同配比的聚氨酯溶解性及成膜性能的测试第29页
     ·Cu(II)络合物的制备第29-30页
     ·共混入Cu(II)-DTTCT分子的聚碳酸酯聚氨酯膜的制备第30-31页
     ·NO体外释放测试第31页
     ·产物的表征与测试第31-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50页
     ·聚碳酸酯聚氨酯的溶解性及成膜性讨论第32-34页
     ·聚碳酸酯聚氨酯的红外分析第34-35页
     ·DTTCT和Cu(II)-DTTCT的表征第35-37页
     ·PCU膜与共混入Cu(II)络合物的PCU膜力学性能对比第37-39页
     ·含Cu(II)络合物的聚碳酸酯聚氨酯膜体外NO释放测试第39-50页
   ·本章结论第50-51页
第四章 接枝NO供体的聚碳酸酯聚氨酯的NO释放研究第51-69页
   ·引言第51页
   ·实验部分第51-54页
     ·实验原料第51-52页
     ·聚碳酸酯聚氨酯膜的制备第52页
     ·聚碳酸酯聚氨酯膜表面接枝硝化的L-半胱氨酸第52-53页
     ·聚碳酸酯聚氨酯膜表面接枝L-精氨酸第53-54页
     ·产物的表征与测试第54页
   ·结果与讨论第54-68页
     ·接枝硝化的L-半胱氨酸膜的性能研究第54-65页
     ·接枝L-精氨酸的性能研究第65-68页
   ·本章小节第68-69页
第五章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电信本溪分公司增值业务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两亲梳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膜改性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