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铁路的发展概况 | 第9-12页 |
1-1-1 “十五”回顾 | 第9-10页 |
1-1-2 “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 第10-11页 |
1-1-3 “十一五”期间铁路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 第11-12页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重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培训理论综述 | 第14-25页 |
§2-1 培训概述 | 第14-20页 |
2-1-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 | 第14-15页 |
2-1-2 培训的定义 | 第15页 |
2-1-3 培训的目的 | 第15-16页 |
2-1-4 培训的规范 | 第16页 |
2-1-5 培训的种类 | 第16-20页 |
§2-2 培训开发的具体实施 | 第20-25页 |
2-2-1 培训需求分析 | 第20-22页 |
2-2-2 培训的设计与实施 | 第22页 |
2-2-3 培训的评估和反馈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国内外企业职工教育经验借鉴 | 第25-31页 |
§3-1 发达国家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情况 | 第25-29页 |
3-1-1 发达国家企业职工培训的方法与技术 | 第25-27页 |
3-1-2 发达国家企业职工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27-29页 |
§3-2 国内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情况 | 第29-31页 |
3-2-1 我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及现状 | 第29-30页 |
3-2-2 现代企业员工培训发展的新趋势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石家庄工务段职工教育培训现状 | 第31-43页 |
§4-1 工务段概况 | 第31-32页 |
§4-2 新体制下的职工培训机构及职能 | 第32-33页 |
§4-3 工务段职工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 第33-43页 |
4-3-1 人员的素质现状 | 第33-37页 |
4-3-2 现行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4-3-3 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40-43页 |
第五章 石家庄工务段职工教育培训机制设计 | 第43-67页 |
§5-1 工务段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基本原则 | 第43-45页 |
5-1-1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 | 第43页 |
5-1-2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43-45页 |
§5-2 工务段培训组织机构设计 | 第45-49页 |
5-2-1 培训组织机构的组成 | 第45-48页 |
5-2-2 对培训相关人员的基本要求 | 第48-49页 |
§5-3 石家庄工务段培训流程设计 | 第49-56页 |
5-3-1 培训需求的分析 | 第49-51页 |
5-3-2 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第51-53页 |
5-3-3 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 第53-56页 |
§5-4 石家庄工务段培训管理制度建设 | 第56-64页 |
5-4-1“新职、改职、提职”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第56-57页 |
5-4-2 班组长培训管理制度 | 第57-58页 |
5-4-3 特殊作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 第58-59页 |
5-4-4 成人学历教育管理制度 | 第59-60页 |
5-4-5 日常业务学习管理制度 | 第60页 |
5-4-6 培训班管理制度 | 第60-61页 |
5-4-7 培训检查监察管理办法 | 第61-63页 |
5-4-8 职工教育奖励制度 | 第63-64页 |
§5-5 规范培训基础管理 | 第64-67页 |
5-5-1 段职工教育培训基础工作管理 | 第64-66页 |
5-5-2 车间统一职教管理资料 | 第66页 |
5-5-3 班组统一职教管理资料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石家庄工务段培训机制环境的改善 | 第67-79页 |
§6-1 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的改善 | 第67-75页 |
6-1-1 实施“一体化”机制的组织与职责 | 第68-69页 |
6-1-2 提高车间班组的培训质量 | 第69页 |
6-1-3 职工岗位等级管理机制 | 第69-73页 |
6-1-4 班组长(工长)竞争上岗机制 | 第73-75页 |
§6-2 企业文化环境的改善 | 第75-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附录A | 第82-83页 |
附录B | 第83-84页 |
附录C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